程宇笑着将宋老爷子扶进屋内,让他在餐桌旁稳稳坐下,又贴心地为他拿了一个软垫子放在背后,好让他坐得更舒服些。
最后又拿出了平板电脑。
“老人家,您稍等片刻,看看戏,我这就去准备蘑菇汤,很快就好。”
看着桌上的奇怪的黑砖传出阵阵唱戏声,又渐渐呈现出了画面,宋老爷子有些惊讶。
“这是什么东西?竟然有人能在出戏?”
“不是人在里面,它叫平板电脑,后世的科学造物。”
“西洋玩意儿?”
“不。”
“百分百国产。”
说罢,程宇转身快步走向厨房。
见程宇离开,宋老爷子转过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平板电脑。
我们后世能造出这样的东西了吗?
看起来,后辈们过得很好啊。
“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
“天波府里走出来保国臣”
“头带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
听着从这个什么“平板”中传出的婉转戏腔,宋老爷子不由地放空了思绪,畅然地笑了起来。
早听说有发出声音的盒子了,但都是西洋玩意。
现在我们也能造了。
好啊,好啊!
后厨。
程宇在热火朝天地准备。
在他所学的川菜谱系中,蘑菇汤的做法虽然不似麻辣鲜香的经典川菜那般声名远扬,却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但是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有闪光级料理《珍珠黄金白玉汤》和万福增味菌在手,自然不用再费劲心思去找了。
何况这道汤食更适合老爷子的口味与需求。
加上顶级的美食制作往往需要长达数个小时,甚至上百天的时间。
程宇在知道老爷子身份后,便早已做好了制作准备。
再次做这道菜,程宇先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回想。
这道菜之所以能被奉为闪光级,其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对于食材巧夺天工的搭配,这道菜几乎不限定于任何食材;二是精密巧妙、如同抽丝剥茧般的烹饪技巧。
首先是食材。
食材筹备是这场美食烹制的关键开篇。
程宇从冰箱里拿出了准备好的薏仁。
产自黔中兴仁的顶级薏仁米。
兴仁市地处北纬,25度黄金气候带,平均海拔 1300米,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薏仁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被称为“薏仁米之乡”。
兴仁薏仁颗粒小巧,色泽白皙泛光,恰似珍珠般温润。
挑选时,以质地坚实、无杂质、无异味者为佳。
这些薏仁程宇早已淘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了数个小时。
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薏仁已经变得十分软糯。
这一步是为了去除可能存在的涩味,使其充分吸收水分,为后续炖煮出绵密口感奠定基础。
“黄金”的角色由金黄甜玉米担当再合适不过,也是选自东北那片丰饶黑土地上的顶级食材。
轻轻掐一下玉米粒,都能渗出清甜的汁水。
洗净玉米,程宇用锋利的刀将玉米粒小心地切下,每一刀都精准地切入玉米粒与玉米棒的连接处,确保玉米粒完整而饱满。
那金黄的玉米粒在案板上堆积起来,像是一座金色的小山,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接着是白玉般的豆腐。程宇选用的是当地农户手工制作的卤水豆腐,这种豆腐质地紧密却又不失嫩滑,用手轻轻触碰,还能感觉到它的弹性。
豆腐制作几乎传遍神州大地,虽然也有参差之分,但是考虑到运输问题还有保鲜问题,程宇在精心挑选后,选择了庄里老农户的卤水豆腐。
程宇将豆腐从冰箱中取出,放在案板上,豆腐表面还挂着些许水珠,在厨房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他手持刀具,刀刃与案板垂直,沉稳而缓慢地切下,将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每一块豆腐都如同精心雕琢的玉石,方方正正,细腻柔滑。
看到如此出彩的刀功,程宇莞尔一笑,如春花之绽。
很好,上百个小时的刀功真没白练。
“白玉”非新鲜莲藕莫属。
莲藕要选表皮光滑、藕节粗壮、色泽洁白的。
市场上常见的莲藕有七孔藕与九孔藕之分,制作此汤,自然要选口感粉糯的七孔藕。
将莲藕洗净、去皮,切成均匀薄片,此时的藕片,如白玉般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为防止藕片氧化变色,程宇将其浸泡在加了少许白醋的清水中,待烹饪时捞出,确保每一片藕都能为汤带来纯净清新之感。
万福增味菌该出场了。
程宇拿出了那颗珍贵的万福增味菌。
这菌菇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轻轻一闻,便是香气扑鼻。
轻轻用刀将其切成薄片,香味儿更加浓烈了。这种香味儿似那种含蓄内敛的,不会对外疯狂扩散,但只要一闻到,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
这绝对是超凡级食材,程宇从香味中缓过神来,给它下了定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