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红薯、土豆还有特别的做法?”毕自严满脸疑问地看着崇祯。
他没有想到,一个个小小的土豆和红薯,竟然还有特别的烹饪方法。
毕自严直接愣住了,他长这么大,虽然没怎么下过厨,但是最基本的做法还是了解一些的。
大部分的食材,其实做法都是如出一辙。
他毕自严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吃过羊肉,也见过羊跑!
崇祯都看出来了,毕自严不太相信。
“打开看看吧,毕爱卿,这个烹饪方法要广而告之。”
崇祯笑呵呵地看着毕自严,眸子里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其实,崇祯此时也非常理解,他明白,这个毕自严当然是不知道土豆和红薯的做法。
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两样东西,哪里来的方法策略。
他们根本就不会明白,不过,崇祯对于这些则是非常清楚。
崇祯明白,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大明帝国的头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救大明帝国。
那些个所谓的流寇,其实他们所依仗的正是那些百姓。
如果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那么所有的问题就都会得到缓解。
很多百姓不会再自愿加入他们。
百姓们之所以走上不归路,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大明帝国天灾不断,颗粒无收,更重要的是税收太重。
很多人,尤其是最底层的百姓,他们在这个时候,真的是走投无路。
他们除了铤而走险之外,真的没有任何的一丁点的退路可言。
在这个时候,自然他们会走上那条本该不属于他们的不归路。
想清楚这些之后,崇祯微笑着看向了毕自严。
毕自严打开崇祯给他的那个纸条之后仔细观看。
只是一瞬间,毕自严愣住了。
崇祯在纸条上所记录的东西,毕自严从来都没有见过。
这些方法,在毕自严看来,是太超前了。
“陛下,这些东西的做法,微臣从来都没有见过。”毕自严的脸一红,脸上显露出崇拜的神情。
“这些方法,你自然是没有见过的。
不但你们,即便是放眼整个大明帝国都不会有的。
朕也是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如果不是古籍,朕可能也是无从得知。
你放心大胆地令人誊写,然后发到全国各地,朕要让大明的百姓,不但都能吃上红薯,而且还要吃饱,更重要的是要吃好!”
崇祯微微一笑,淡定地看着毕自严等人。
此时,毕自严的脸上呈现出来的,全都是惊愕、敬佩的神情。
不仅仅是他,韩爌、李标等人也是一样的表情。
他们都很清楚,这些东西他们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更别说是烹饪方法了。
“是,臣遵旨。”毕自严急忙拱手答应,但是眸子还是闪过一抹难以相信的神色。
虽然崇祯说得天花乱坠,可是他们没有品尝过红薯,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崇祯看出来了几人的疑虑,于是冲着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大伴,来之前,朕让你安排的烤红薯怎么样了?”
崇祯一眼看去,神色开始冷峻起来。
原来,崇祯在进入乾清宫之后,偷偷安排了这一招。
最佳的做法就是用事实来证明,只有这些大臣们品尝过红薯的美味之后,他们才会更积极地推广红薯。
“是,皇爷,奴婢下去看看。”王承恩拱手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乾清宫内的那几个大臣,一时之间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可是他们也不敢多言,抬头看了一眼崇祯之后,纷纷低下了头。
片刻之后,王承恩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里面装的正是刚刚烤好的红薯,香喷喷的。
毕自严等人还没有看见,但是鼻子已经先闻到了。
倏...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被吸引了过来,一起看向了王承恩。
“几位爱卿,尝尝吧,这就是朕令人烤的红薯。”
崇祯说着,崇祯王承恩摆了摆手。
“臣等叩谢陛下。”众人一起向崇祯拱了拱手,答应了下来。
众人此时都很清楚,不管如何,先品尝了再说。
王承恩已经端着托盘走了过来,每个人都拿了一个红薯。
“让我尝尝。”毕自严说着,拿起红薯就要往嘴巴里送。
“慢!”
崇祯突然轻声哼了一声,“不是这样吃的,大伴,你跟毕爱卿说说。”
崇祯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神色淡定而从容。
其实,崇祯此时心中真的想笑。
王承恩答应着,急忙开始示范。
当然,第一步拿起红薯,然后轻轻擦拭红薯上的灰尘。
第二步,则是开始剥皮,红薯的皮是不能吃的。
第三步,则是全国人民都会的事儿,那就是有手有嘴就行。
基本是0难度!
在王承恩的一步步示范之下,毕自严、李标、韩爌等人很快就心领神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