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芹的分析,韩大民也觉得有理。
要说屯子里哪家余粮最多,恐怕就是陆远家了,韩大民听牛二说起过陆远的好多事。
尤其是跟陈林的关系,以及经常跑陈林那里卖东西,还换了不少粮食和物资。
所以,他心里笃定陆远屯了不少粮食,应该愿意匀点出来。
两人都知道自己不受陆远待见,于是又商议了一会儿,相互打气。
直到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才走到陆远家院门口。
“陆远,在家不?找你有点事。”韩大民扯着脖子喊了一句。
不久前他遇到过陆远和陈秀英,也不知道两人有没有回来,所以心里不确定。
刘芹没有喊,很安静地站在韩大民身后,脸上的神色非常复杂。
刚才她才听韩大民说,陆远最近这个把月打了不少好东西,据估算卖了好几百块钱。
家里屯的粮食起码有五六百斤……
她不敢想下去,怕自己会眼红到发疯。
“谁啊?”九老太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
看到她穿着新棉袄,脸色红润,一看就是养得不错,刘芹和韩大民都有非常意外。
刘芹在意外之余还很不忿,陆青山的儿子,凭啥养着这个老太婆,还养得白白胖胖的。
简直岂有此理!
但好几回在陆远手上吃亏,让她实在生不出胆子在这里闹。
她敢肯定,只要她敢闹,陆远就敢往死里揍她,那小子是真的能干出来。
“九老太啊,我是老韩家的韩大民,来找陆远匀点粮食。”韩大民装出客气的嘴脸。
对他来说,客气这种表情太陌生,尤其对一个老太婆,但此刻形势比人强。
面对又凶狠又记仇的陆远,韩大民心里也很犯怵,不敢在这里放肆。
“你找小远啊,他和媳妇出去了,还没回来。”九老太中气十足地回道。
在陆远家的这些日子,她的伤早就养好了,不仅如此,现如今更是养出了富态。
从她身上,已然看不到之前那个干瘪黑瘦脸色菜黄的穷老太婆影子。
貌似连腰杆都直了不少。
“他啥时回来?”韩大民态度很好继续问。
“这我可不知道,不过应该回来吃中饭。”九老太回了一句,但没有邀请他们进屋。
韩大民郁闷地看了眼刘芹,心道你好歹吱一声撒。
刘芹摇摇头,意思是她在这里就不开口了,免得弄巧成拙。
眼看已经到了中午时分,韩大民和刘芹索性就在院外等。
等了大约半个钟头,陆远和陈秀英回来了。
在回来前,两人去了牛春根家,跟牛春根聊了好一会儿,陆远提醒他寒潮可能没过去。
牛春根现在越来越相信陆远,听了他的话后,二话不说就开始着手准备。
陆远见他上了心,也是松了口气。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不希望三里屯因寒潮出现伤亡。
屯里目前还没有因为寒潮直接倒下的。
老米爹是原本身体就不好,寒潮让他的老病根雪上加霜,这才没熬得过去。
但粮食是个大问题,好多人家没有屯粮,像韩大民家那样的大户,也出现了断粮危机。
放在过去,韩家的做法也没错,反正手上有钱,随时能买到粮,但这回不一样了。
外面大雪封山,屯子往外的路已经断了,根本走不出去,也就没办法出去买粮。
屯里起码有一半人家,准备年前去赶个大集,把该买的买回来。
陆远提醒牛春根,不要出现饿死人的情况,要趁现在寒潮暂时缓和,抓紧备粮备柴。
牛春根赶紧去找陆大旺商量,陆远则和陈秀英回家。
刚到村头,就看到自家院门口趸着两个人,竟然是韩大民和刘芹。
“他俩来干啥?”陈秀英讨厌这两人,立马皱起秀眉。
“呵呵,肯定是来匀粮的。”陆远不无讥讽地撇了撇嘴。
“你咋知道?”陈秀英纳闷地看向他。
陆远笑道:“之前碰过一次,韩大民要匀粮,现在他们两手空空,肯定是没匀到。”
陈秀英深以为然地点头:“还是你眼睛毒,这么远都能看清楚。”
陆远笑笑,好歹他是侦察兵出身,要是连这个都看不出来,那才是丢人丢到姥姥家。
“陆远,你可回来了。”韩大民一看到他俩,立马热情地迎过来。
“你来干啥?”陆远不耐烦地反问,神情间带了一丝厌憎。
韩大民脸色先是一僵,然后很快调整过来,赔着笑脸:“跟你商量件事,匀点粮食给我。”
“没兴趣,不匀!”陆远硬梆梆地回应,拉着陈秀英的手往院子里走。
看他态度这么坚决,韩大民很郁闷。
急道:“陆远,我知道你烦我,但这回真是得求你帮忙,我不白匀,我拿钱买。”
刘芹这时插了一句:“要想娶陈秀英,总得花钱,现在有钱赚,不赚白不赚。”
对于她为啥出现在这里,陆远早就猜到了,只是懒得理她,拿她当空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