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尾车间的工房顺利落成后,东华的设备搬迁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这项任务规模庞大,运输任务极为繁重。
运输科科长杨小东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车辆加班加点地进行装车运输。
锦东运输科的纪保田同样分身乏术,一部分车辆被调去支援弹尾搬迁,另一部分则要保障采购及正常生产的运输需求。
关于杨小东调任锦东运输科科长的任命已经正式下达,只不过他仍在弹尾留守,尚未完成工作交接。
在此期间,杨小东特意打电话告知纪保田,在交接完成之前,他依旧履行科长职责,但也明确表示纪保田无需向他汇报工作。
纪保田心里别提多窝火了,原本好好的正职,突然就变成了副职。
在文件下发之前,袁国岭找他谈话,他倾诉了自己这几年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讲述了一路的辛苦与不易,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意外与不解。
然而,最终他还是顾全大局,表示接受组织的安排。
袁国岭严肃地告诫他:有意见可以在组织谈话时提出,但绝不能在群众中传播负面情绪,更不允许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否则将面临党纪处分以及职务变动等严重后果。
钱红旗的丈夫为纪保田打抱不平,特意请他到家里喝酒。
酒桌上,纪保田感慨道:“我最佩服鲁迅笔下的阿Q哥,那可真是个人才啊!”
他以这种略带自嘲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其实,和纪保田有着相似经历,正职被降为副职的,还有赵文太。
不过,赵文太心态调整得很快,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此时,在工具车间主任办公室里,房大元与赵文太正在商讨成立班组的相关事宜。
赵文太向房大元介绍道:“目前车间处于半停产状态,班组设置还不完善,人员也存在缺口。据我所知,原单位设有四个班组。”
房大元曾在保东的工具车间工作过,后调入生产科,对保东工具车间的人员构成和班组设置了如指掌。
他回应道:“我清楚这些情况。虽然搬过来的人员确实不够,但今年新入职以及调过来的人员也不少,其中还有原老厂工具车间的人。我算了一下,只要合理安排,完全能够按照老厂的模式进行班组设置。”经过一番深入协商,并报工厂批准后,工具车间的人员及机构设置确定如下:车工组19人;钳工组23人;铣工组21人;磨工组20人;制齿组10人;热处理组13人;下料组5人;机修组8人;自制(外购)工具组6人。除了生产班组,还配备了计划、调度、核算会计、保密员兼统计员各1名,技术员3名。
班组人员配置完成后,为了快速提升职工的业务能力,房大元和赵文太积极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如“名师带高徒”,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年轻职工结成对子,手把手传授技艺;
“技术表演赛”,为职工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优质高产赛”,鼓励职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活动成效显着,不仅提升了青年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车间的整体发展。
工具车间新入职的员工较多,年轻人思想活跃,充满朝气。
赵文太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像充满活力的登山比赛,紧张激烈的拔河比赛,还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比赛。
工具车间逐渐成为了青年活动的中心。
一到业余时间,各单位的青年们都自发地来到这里参加活动。
工会也十分认可工具车间的青年工作,将其列入工作基地。
由于在青年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厂领导多次表扬赵文太。
这让赵文太前段时间因会计科长被撤而产生的无奈与失落一扫而空,他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发光发热的舞台。
然而,平静的工作节奏突然被打破。
一天,赵文太接到宋东方的电话:“赵文太,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他赶忙拿起工作记录本,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到办公楼。
走进宋东方办公室,只见宋东方坐在办公椅上,对面的双人沙发上坐着纪广才和安合英,另一把椅子上则是颜兆祥,所有人的表情都格外严肃。
赵文太原本轻松愉悦的心情瞬间变得忐忑不安,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大事,轻轻关上门,说道:“领导,我来了。”
“来,你看看这个举报信。”
宋东方将桌上的一张纸递给他。
赵文太接过一看,是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车间团支部书记、磨工组组长蔡喜力组织青年观看反动小说《二次握手》。
这封信仅有一页纸,而且错别字连篇,占了一半还多。
赵文太看完后,心里一惊,急忙向领导解释:“我不知道这事,真的毫不知情,回去我马上调查一下。”
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他察觉到领导看他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颜兆祥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轻轻咳了两声,起身走到走廊吐了口痰,随后拎了一把椅子进来,说道:“老赵,坐。”
放下椅子后,颜兆祥又回到自己的位置。
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共同分析情况。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颜兆祥建议先不让保卫部门介入,由车间自行秘密调查,等调查清楚后,再研究处理意见。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线情怀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