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林坐不住了,他决定先去找县社的王主任讨个说法。这天,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了王主任的办公室。王主任正悠闲地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见他进来,脸上堆起笑容,抬起头说道:“老范啊,好久不见,有啥事儿?”范广林可没心思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地说:“王主任,我听说麻德倒了,那于桂芹分的街面房是不是该重新考虑一下?我在供销社干了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没功劳也有苦劳,那房子我觉得我更有资格。”
王主任听了,放下手中的报纸,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老范啊,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房子已经分下去了,总不能说收就收回来吧?再说,当时分房也是有一套严格程序的,每一步都有文件记录,可不是随便就能改的。”
范广林一听,顿时急得满脸通红,提高了嗓门说:“王主任,啥程序不程序的,还不是麻德一句话的事儿?他现在倒了,就不能让他的关系户还占着便宜!我不管,反正这事儿你得给我个说法,不然我这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王主任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说:“老范,你先别激动。这样吧,你先回去,这事儿我再研究研究,肯定会给你一个答复的。”
范广林从主任办公室出来,心里还是气鼓鼓的,像揣了个炸药包,随时都能爆炸。他觉得王主任就是在敷衍他,根本就不想真正管这事儿。哼,既然你不管,那我就自己想办法!他思来想去,决定去找于桂芹,当面跟她把事情说清楚,让她知道这房子不是她想占就能占的。
于桂芹的街面房位于小镇最繁华的商业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前面是宽敞明亮的门面,后边还能住人,简直就是个做生意的绝佳场所。范广林气冲冲地来到她的店门口,看到招牌上写着“桂芹烟酒副食店”几个大字。店里有几个顾客正在挑选东西,于桂芹满脸笑容,正忙着招呼。
范广林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等顾客都走了,他才大步走进店里。于桂芹看到他,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连忙笑着打招呼:“哟,老范,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范广林可没心思跟她客套,板着脸说:“于桂芹,我来是想跟你说说这房子的事儿。你也知道,麻德倒了,你这房子分得不光彩。我在供销社干了一辈子,比你更有资格住这街面房。我看你还是主动把房子交出来吧,别弄得大家都不好看。”
于桂芹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了,原本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有些生气地说:“范广林,你这话可就不对了。房子是单位分的,又不是我偷来抢来的。当时分房的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我符合条件,凭啥让我交出来?你可别在这儿无理取闹。”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范广林气得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大声吼道:“好,于桂芹,你等着,这事儿没完!我跟你没完!”说完,转身就气呼呼地走了,留下于桂芹站在店里,气得直跺脚。
从那以后,范广林就像着了魔一样,联合张玉等几个同样心怀不满的人,开始了漫长的上访之路。他们四处搜集材料,写了一封又一封言辞激烈的举报信,分别寄到了市纪委、市信访局、省供销社的上级主管部门……信里详细列举了于桂芹通过不正当手段分得街面房的种种“罪行”,言辞恳切地要求有关部门严肃处理,收回房子重新分配,还他们一个公平。
这事儿就像一场熊熊大火,在小镇上迅速蔓延开来,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有人站出来支持范广林和张玉,说他们是为了公平正义,敢于和不正当行为作斗争,是英雄;也有人觉得范广林太较真了,都已经退休了,还折腾个啥,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好吗?何必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于桂芹的日子也变得不好过起来。自从和范广林大吵了一架后,她店里的生意就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些老顾客听说她的房子有问题,心里犯起了嘀咕,都不太愿意再来她这儿买东西了。往日里热热闹闹的店铺,如今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于桂芹心里委屈极了,每天坐在店里,望着空荡荡的店面,唉声叹气,满心都是无奈和无助。
有一天,于桂芹正坐在店里发呆,眼神空洞,满脸愁容。突然,店里走进来一个中年男人。男人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公文包,看起来很有派头。他走进店里,目光在店里扫视了一圈,然后礼貌地问道:“你是于桂芹吧?”
于桂芹点了点头,心里有些疑惑,小心翼翼地说:“我是,你是……?”
男人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说:“我是市纪委的,我姓刘。关于你房子的事儿,我们已经调查了一段时间了。”
于桂芹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冷汗,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那……调查结果怎么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