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增岁月人增寿。
纷纷扰扰的七六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震撼,乘着历史的车轮缓缓离去了,人们迎来了充满朝气的七七年。
大年初一早起来,吃过老妈准备的早餐,口袋里拿了两只柿饼,王鹏便出门了。
给爷爷奶奶拜年,给叔叔婶婶拜年,挣到了两个五分钱的钢镚,然后,来到了高侯三奶奶家给她老人家拜年。
老人给他的拜年钱十分的别致,是一枚崭新古铜钱。
王鹏接在手里,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只见这枚铜钱正面隽刻着“光绪元宝”四个字,背面则刻有蟠龙图案。
铜币的齿轮规整,字体俊秀,保存的品相完好,没有一点儿伤损,十分的惹人喜爱。
“谢谢奶奶!”
王鹏将铜钱喜滋滋地收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老人怜爱地抚摸了王鹏的头顶一下。
“好孩子,没事就过来多陪陪奶奶。”
然后又将一只苹果塞到了王鹏的手里。
“好的,一有时间我就会过来的。奶奶,有什么事你就让人叫我。”
王鹏陪老人聊了一会儿天,才起身离开,去给友仁爷爷去拜年。
友仁爷爷给的拜年钱就厚重了,是一张崭新的五角毛票。
在那个年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王鹏有点儿不好意思收,最后还是在老人一再的催促下才收了起来。
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突然门口想起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还伴随着一个女人焦急的呼叫声。
“友仁大爷,友仁大爷在家吗?”
接着就是“啪啪”的敲门声。
王鹏随着友仁爷爷到了院子里将院门打开,只见二虎他妈在前,二虎他爸背着四虎,大虎和二虎在两边扶着,可怜兮兮地看着友仁爷爷。
“友仁大爷,救救四虎吧。”
友仁爷爷也被眼前的情况给下了一跳,急忙挥手让他们进去。
一边走,二虎他们一边带着哭音给友仁爷爷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早上吃饭时,一个不注意,四虎就吃进去了一颗枣核,卡在了嗓子眼上,现在弄得孩子直翻白眼,眼看着就要出事了。
进到屋后,四虎已经被噎的直翻白眼,出气多进气少了,友仁爷爷让四虎他爹站在炕沿上,拎着四虎的脚踝将他倒提起来,自己则站在地上,用手掌使劲地拍打着四虎的后背,拍了几掌之后,只听四虎“哇”的一声才将枣核吐了出来。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然后哭出了声音,大家的心里才放松了一口气。
四虎的父母千恩万谢地走了以后,王鹏陪友仁爷爷坐了下来,一直用敬佩的眼光望着他。
“小鹏,你怎么了?”友仁爷爷被他看的有点儿发毛,不由地问到。
“爷爷,你真是太厉害了。”
“没什么,这不过是一种平常常用的急救法子而已。”
“爷爷,我想学你这些救人的本事,能不能教我?”
友仁爷爷又盯着王鹏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好像下定决心似的说道。
“任何法子看起来随意,学起来都很难,如果你想学这些本事,就要又吃苦的准备。”
“没问题的,爷爷我能吃苦。”
“好,既然你有吃苦的准备,我就将他教给你吧。”
这可把王鹏给高兴坏了,他马上站起来,向爷爷行了一个跪拜礼。
这次友仁爷爷没有推辞,坦然地收了他的跪拜,然后向他讲起了自己的师承。
原来友仁爷爷一脉传承于傅青主傅山先生。
傅山先生是阳曲人,出生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没有超过他的。
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
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
《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
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
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
其医着《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
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在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人。
对于那些前来求医的阔佬或名声不好的官吏,则婉词谢绝。对此他解释为“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传世医书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