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时,赵括在丹陛遇见抱着勘核木牍的墨玄。年轻将领的甲胄下,露出半截胡族皮护腕 —— 那是图门赤送的护垦徽记,承载着胡汉之间深厚的情谊。“宗正府的隐田,” 墨玄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说道,“比预估的多了五百顷。这些土地,不知被他们隐匿了多久,如今终于有机会重见天日,用于造福赵国百姓。” 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赵国未来繁荣的景象。
赵括望着漫天风雪中若隐若现的招贤馆,商鞅的徙木木雕在雪光里显得格外清晰。那座木雕,见证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开端,如今,赵国也在踏上变革之路。“把多出的田亩,分给去年护粮战死的苍头军遗属。他们为赵国奉献了生命,他们的家人理应得到照顾。” 赵括的手指划过木牍边缘的双籍刻度,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再给右贤王的质子送套《赵政典》,要匈奴文译本 —— 秦人若想离间胡汉,得先学会我们的双籍文字,知晓我们胡汉一心的决心。” 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秦国宣告,赵国的变革不可阻挡,胡汉的团结坚如磐石。
雪越下越大,金銮殿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变革奏响激昂的乐章。赵括解下染着雪粒的披风,露出内衬上的马服纹章,那是用河套牧民送来的羊毛织成的,带着浓浓的草原气息。他忽然想起在河套看见的场景:胡族少年用汉弩守护烽燧,眼神坚定;汉人屯长用胡语安抚牧群,亲切自然,他们的皮靴上,都刻着同样的护垦徽记,象征着胡汉之间的团结与融合。这一幕幕场景,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闪过,让他更加坚信,这场变革必将成功。
这一夜,邯郸贵胄的深宅里,三十七枚贵族印玺在火盆前烤着,贵族们企图除去盟约上的狼爪印,试图抹去胡汉融合的痕迹,然而,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而在招贤馆,尸佼正用匈奴文认真翻译《胡垦令》,竹简边缘的火漆印,正是幼主新赐的玄鸟狼头合纹,象征着赵国新秩序的建立。赵括的断云剑挂在案头,剑刃映着窗外的雪光,将《胡垦令》的十二款条文,在墙上投下清晰的影子 —— 那些影子,比任何金石铭文都更坚定,比任何贵胄印玺都更沉重,承载着赵国的未来与希望,引领着赵国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破晓时分,幼主的王辇缓缓经过显阳殿,少年天子忽然掀开辇帘,将自己的《胡汉双籍竹简》递给随行的匈奴质子。“你父亲的狼头令箭,” 他指着竹简上的匈奴文,目光坚定,“与寡人的玄鸟印,原是同一片青铜所铸。这象征着我们胡汉之间,本就有着深厚的渊源,如今更应携手共进。” 他的声音充满力量,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胡汉团结的决心。
质子接过竹简,看见背面的狼头纹与正面的玄鸟纹,在初升的阳光里连成一体,光芒闪耀。远处,招贤馆的木门 “吱呀” 开启,胡族牧民的羊皮诉状与汉商的铜升校验单,正被晨雪一同清扫进新政的卷宗 。
喜欢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