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反对创新,我是怕你们为了快,丢了最该守的东西。”老林伯的声音软了下来,他把竹刀放在桌上,“上次我去看学生作品展,有个孩子做的‘现代糖龙飞天图’,虽然造型简单,可龙的爪子里抓着火箭,眼睛是用彩色糖做的,像星星一样。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想让糖龙带着我们的愿望飞到太空’,那一刻,我觉得这孩子懂糖龙。”
阿玥笑了,她拿出一张设计图,放在桌上。“林伯,您看,这是我们为论坛准备的作品方案。主体用传统九转熬糖法做糖龙的身体,保证韧劲和口感;龙鳞用模具压出基础形状,再由您和老周这样的老匠人用竹刀刻上纹路;龙的眼睛用您说的‘用心点’的方法,让每个传承人都参与点眼,最后在龙的身上加入各地的文化元素——比如海外学员喜欢的莲花、年轻人喜欢的星空图案。这样,既有传统的根,又有创新的魂。”
小陈凑过去看设计图,眼睛亮了起来:“我还可以在旁边放个直播屏,直播老匠人刻龙鳞的过程,让观众看到‘慢工出细活’的用心。再准备一些简易工具,让现场观众体验做小糖龙,告诉他们虽然步骤简化了,但要带着心意做。”
老周也点头:“我觉得可行。上次我们和食品学院合作优化熬制温度,其实也是为了让传统技法更稳定,不是丢了传统。就像老林伯说的‘糖火不熄’,火不能灭,也不能一直用一种柴火,有时候加些新的柴火,火会更旺。”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双生谷的甜香更浓了。老林伯走到灶房,看着锅里还在熬的糖液,伸手摸了摸锅沿——温度刚好,糖液泛起细密的泡泡,像星星在闪烁。小陈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新做的竹刀:“林伯,我按您师父传下来的样子,做了个新竹刀,您试试。”
老林伯接过竹刀,刀身上刻着“糖火不熄,心意永存”八个字。他笑了,拿起竹刀,在刚熬好的糖液里蘸了一下,然后在案板上轻轻一拉,拉出一根细长的糖丝,像一条小小的糖龙,在阳光下闪着光。
“走,咱们去准备论坛的作品。”老林伯率先走出灶房,小陈和其他传承人手拉着手跟在后面,影子在地上连成一条长长的线,像一条蜿蜒的糖龙,朝着阳光的方向延伸。
论坛那天,双生谷的糖龙作品成了焦点。传统的糖龙身体韧劲十足,龙鳞上的纹路细腻清晰,是老林伯和老周刻了三天的成果;龙的眼睛是每个传承人用心点上去的,有的带着乡村的质朴,有的带着年轻人的活力;龙身上的元素更是丰富——莲花、火箭、星空、庄稼,每一个都藏着不同的心意。
现场,老林伯教观众用竹刀刻龙鳞,虽然只是最简单的纹路,可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有个海外学员拿着自己做的小糖龙,对老林伯说:“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您说糖龙有魂了,因为我们在做的时候,把心意放进去了。”
老林伯看着眼前的场景,想起了师父当年教他的话:“糖龙不是死的,是活的,它要跟着时代走,可心里的那份祈福的心意,不能走。”他抬头看向天空,阳光正好,仿佛看到了历代传承人站在云端,手里的糖龙蜿蜒舒展,和他们眼前的糖龙,连成了一条跨越时空的线。
那天晚上,传承团队在双生谷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庆祝会。老林伯拿出珍藏的老酒,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来,干杯!为了糖火不熄,为了心意永存!”
酒杯碰撞的声音,和灶膛里柴火的噼啪声,还有大家的笑声,混在一起,在双生谷的夜空里回荡。窗外,月光洒在案板上,上面放着一个刚做好的小糖龙,龙的眼睛闪着光,像一颗星星,守护着这门古老又年轻的技艺,朝着更远的未来走去。
需要我调整小说里老传承人与年轻团队的冲突细节,或者增加某个创新产品的具体描写来丰富内容吗?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逸霄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