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进了架阁库的人就没出来过,吃饭送进去,架阁库四周更是重兵把守。
架阁库周边特别开辟了一处小院子供给休息,也是重兵把守。
明晖来过几次,说她此举不合规矩,行事张狂至极。
明晏只说是四皇兄让她管着户部就好,她是在听话,认真管户部。
气得明晖差点想动手打人,要不是看她气定神闲一看就很能打,这巴掌绝对扇她脸上。
后王文华又来过两次,说是户部由右相监管,他有权过问。
明晏直接冷嘲热讽一阵,说他既然监管户部,连户部官员被商户坑了都不知道,怪不得国库日渐空虚。
说到最后,两人甚至差点吵起来。
王文华还想着文人的体面,引经据典的嘲讽,奈何明晏根本不接招,装出一副我没念过什么书,你说任你说,听得懂算我输的模样。
王文华无可奈何,公主没念过书听不懂?说出去谁信,可她这样无赖,他又能怎么样?
最后明晏直白骂了回去,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连她户部内部的事也要管,有这功夫不知道回去锻炼锻炼,免得下次气死在朝堂之上,倒成了她的罪过。
王文华身为左相,去哪儿不是被捧起来,何时受过这种直白谩骂,眼睛一翻差点又要晕倒。
明晏乘胜追击,喊道:“送王相回府,别到时候气死在户部,诬陷本宫是杀人凶手,晦气。”
到了最后,明晏干脆直接让人关了户部大门,谁也不见,有本事就硬闯。
吴同和整日心力交瘁,架阁库中每查出一个可疑之处,明晏都要把他叫来问清楚。
有些年生日久,他也记不大清,冷汗直流,又被冷嘲热讽一顿。
也不让他回府,就待在户部,整日整日不得安睡,不过几天,眼下就青黑一片,又苍老了几岁。
外面,王文华召集了些大臣去了别宫状告靖安公主行事张狂。
成元帝以在休养身体不适为由,一个未见。
众大臣就跪在别宫外,声声凄切状陈靖安公主如何如何目中无人,如何如何无理取闹,如此下去,朝堂大乱,大雍必乱啊。
甚至于街面上也多了文人闹事,说女子入朝本就不符合规矩,更何况靖安公主如此跋扈,仗着府兵,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云云。
不过消息也不算传得多离谱,因为很快就有另一波声音起来和这些文人学生对骂。
市井之中,支持靖安公主的人也不少。
不时能在茶楼看到义愤填膺说靖安公主牝鸡司晨,恐有国祸。
不多时就有叉腰对骂的妇人,骂他们读书读傻了,看不到靖安公主把北荣赶出了虎峡关。
看不到御城卫因为败给了公主府府兵最近更加兢兢业业巡街。
靖安公主再怎么说,一没贪污二没草菅人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这死了父母的愤怒样是靖安公主杀了人呢。
还有说什么女人不能掌权,恨不能上前挠花他们的脸,也不看看自己身上穿的,嘴里吃的从哪儿来的。
瞧不起女人?
谁不是从女人肚子里出来的?
看不上女人那就出门找根绳子吊死把命还回去。
有本事打一辈子光棍儿,别找女人,都去找男人成家立业去!
要不了多久你家就得断了代,彻底摆脱女人。
云云……
这群书生本就是年轻人,脸上哪里有市井娘子老妇脸皮厚,便是骂人,都不是她们的对手。
一个个话都不带重复的,还说她们说得文邹邹听不懂,又是一顿骂。
读点儿书就不食人间烟火了,连人话都不会说。
有那恼怒想走的,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后果就是直接被堵住,说今天非要掰扯清楚不可!不然就道歉赔礼,否则没完。
御城卫一天不知道要阻止多少起纠纷。
京兆府的差役就没闲下来过,断来断去都是这等吵吵闹闹的官司,听得头都大了。
文人,得罪不起,那嘴就不是个省油的,但凡哪儿说错一句话,就要被骂得连衙门都不敢出。
可是另一方,也不是好相与的,战斗力惊人。
若是用强。
抓文人吧,人家的老师有背景,得罪不起。
抓那些百姓吧,早上抓了,下午亲属就去京兆府衙门喊冤,若不理就跑到公主府门口去哭。
靖安公主是在户部没空管,奈何府中也不是没人。
来个人说公主听说帮她说话要被抓进大牢,差人来问问。
谁敢应?
应了不怕靖安公主马上就找上衙门来讨说法。
御城卫丢的脸现在还没捡回来呢,他们京兆府可丢不起了。
是以京兆府也只能和稀泥,两头劝。
好在两方只是骂架,没动手,否则那肯定是要抓捕进大狱的。
骂战越来越激烈,开始开只是一小波人,后面波及甚广。
一开始还是抱不平要替靖安公主说话的,到了后来,更是听不得谁说一句女人怎么怎么。
走在街头,不过几步就能听到吵嚷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