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人,朝庭三品大员,工部侍郎郦道元郦大人死了。所以,郦家在发丧。
郦道元的宝贝女儿郦小倩年已十七,到了当嫁之年了,所以郦家在招婚。
这两件事同时发生在同一家,一边是白幡飘扬,纸钱飞撒,和尚诵经,道士做法;一边是张灯结彩,招婿楼高搭,京城人士虽然多有见多识广之辈,于什么新鲜事儿都很淡定,但这一回还真的十分之不淡定了。
死了老爹却立刻搭起招婿楼,满世界的找丈夫,这事儿还真是盘古开天以来头一遭。
所以长安东大街上那是人流涌动,青年才俊们都纷纷赶往郦府一试运气自不必说,就是大姑娘小媳妇老大爷老大妈们也纷纷前往,都想看看稀奇,这究竟算是怎么一档子事儿,为嘛这世道变成这样儿了?
众人们先是来到郦大人的灵堂前,鞠躬至哀,然后再去看招婿楼。郦大人的灵堂并不大,而来的人却十分之多,虽然来的人十分之多,却一点也不拥挤。
因为没有几个人是真的来吊丧的,人们都是在灵堂外鞠一躬,然后转身就走,他们的目标是招婿楼。
灵堂外数十丈,就是郦小倩的招婿楼。
这楼其实就是一个大台子,台高丈二,宽三丈,深七尺,台前是一大片的空地,比之郦大人的灵堂可宽了不知多少倍。
但现在这空地上人满为患,人挨着人,人挤着人,人推着人,人踩着人。
“让一让让一让,我看不到了!”一个男子大叫。
“爹爹,爹爹,把我抱起来看!”一个小女孩急的都快哭了,这么热闹的场面,她却只能看到眼前扭来扭去的各种屁股,在那直拉爹爹的衣服。
“这是什么东西大减价了?”一个不明所以的妇女四处打探。
“前面的蹲下!”后面有人急的直叫。
“瓜子~~~~~花生啦!凉茶~~~~点心啦!”小贩们也是闻风而至,专一的往人多的地方钻。
台上,郦小倩一身素服,面沉如水。她知道无数道目光现在正聚焦在她的脸上,还有许多道目光在打量着她的身体,她也知道,自己的模样绝对拿得出手,自己的身材绝对经得起这些目光的考验。
但她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资格做她的丈夫。
招婿的条件就在一边挂着,一个个字都有巴掌大:“但有完成家父未了遗愿,游遍四方,补足《水经注》之缺失者,妾愿以身相许!”
所有看到这个条件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补足《水经注》之缺失”?还要命不要命了?
《水经注》是郦侍郎为《水经》做的注解。但这个注解可比原文大多了。《水经》是汉代人桑钦所着,记录了全国一百三十七条河流的情形,但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而这个不足则由郦道元补充了。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喜欢游览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调查当地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
他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同古代地理着作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其中很多地理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及时把这些地理现象的变迁记录下来,后人就更难以弄明白历史上的地理变化。因此,应该对此时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查阅古代文献,与古代的地理学着作相印证,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
郦道元以《水经》为纲,作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已另成专着。全书共四十卷,约三十万字,所记水道一千三百八十九条。逐一说明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经过、汇合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矿藏、特产、农业、水利以及山陵、城邑、名胜古迹、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具体的记述。“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繁征博引,详加考求,态度严谨,引用书籍多达四百三十七种。正因他有这样的成就,所以皇帝征召他出任官职,先是在地方任官,后来一路升迁,直到工部侍郎之职。
然而,也正因这部书,耗尽了郦道元的心血,所以年才五十就一命呜呼。而这部书虽然有名,却仍有缺憾,毕竟一人之力是无法把整个国家的地理风俗看尽写尽的,所以书中许多地方留下了空白之处,这也是郦道元这一生最为牵挂的事情。
而现在,郦大人的宝贝女儿招婿的条件就是:把空白的地方补足!
那要到多少地方去游历,去探险,要上多少山,下多少河,经多少危险?要多少年才能完成?不要说不一定有命能补足此书,就算能补足此书,等书补足了,只怕头发都白了,还要来娶郦小姐吗?那时的郦小姐,只怕就变郦老太婆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