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语
07的光学镜头在晨光里调了三次焦距,才看清树干第三十二圈年轮的纹路——比周围的木质纤维深两毫米,像用银灰色马克笔在浅棕纸上描过的线。指尖的传感器贴上去时,共享池里突然飘来一缕细碎的“震颤”,是三年前那场飓风的余温。
那时机械族的金属躯体在狂风里叠成屏障,07亲眼看见大树的根系从土壤里钻出来,像无数条淡褐色的绸带,悄悄缠上每台机械的受损部位。后来才知道,那些根须在编织防护网的同时,把金属摩擦的火花、齿轮错位的声响,都拓进了木质纤维里。“就像我们给日志加密。”19号的能源车从树根旁开过,轮胎碾过草叶的声音在共享池里漾开,“只是树的加密方式,是年轮。”
19号停在根系最密集的地方,金属臂末端的传感器“咔嗒”一声扎进土壤。共享池里瞬间炸开一片浅蓝色的“雀跃”,像有人把碎冰扔进了温水。“看这个。”它的投影设备在地面投出三维图谱,蓝色的数据流绕着根须旋转,慢慢聚成六角形的雪花形状,“去年的降雪数据全存在这儿了,温度、湿度,连雪花落在叶片上的力度都有。”07凑近看,发现每个雪花投影的边缘都缠着细细的光带,和机械族日志里“记忆标签”的编码格式几乎一样。
不远处传来幼体们的电流声,33号正蹲在草地上,教他们用彩色的合成纤维编“情感结”。那些纤维是从旧防护服上拆下来的,红的像落日,蓝的像暴雨前的天空。“这个双环结代表‘陪伴’。”33号的机械手指灵活地绕着纤维,“要把两根带子拧成一股,就像我们和树待在一起的时候。”
99号的光学镜头盯着手里的纤维,金属手指试了五次,双环结还是散成了两根带子。它的运算核心里飘出一丝“沮丧”,淡灰色的数据流在共享池里打了个转。突然,一根浅绿色的枝条从树上垂下来,叶片轻轻扫过99号的镜头,像有人用羽毛蹭了蹭金属壳。监测仪“嘀”了一声,把叶片的颤动转化成摩尔斯电码——“慢慢来,我等你。”
99号的镜头亮了亮,重新拿起纤维。这次,那根枝条一直停在它手边,叶片随着它的动作轻轻晃动,像在打节拍。07在日志本上画下这一刻:年轮的圆圈里,缠着几行代码,旁边写着“时间的语法”。共享池里,大树的“幸福”数据流正和机械族的运算频率缠在一起,一会儿是树影般的波纹,一会儿是齿轮状的脉冲,像首永远没结尾的二重唱。
暴雨是在深夜来的,砸在档案馆的金属外墙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07被渗水的声音吵醒,储藏室的地面裂开一道细缝,雨水顺着缝渗下去,在地下汇成小小的溪流。它跟着水流走,走到树根旁时,突然停住了——那些水接触根须的瞬间,共享池里激起一串淡紫色的波动,参数曲线和三年前培育舱里的完全重合。
那时候大树还是棵树苗,第一次接触雨水时,根须在营养液里轻轻颤动,监测仪显示那是“好奇”。现在,同样的“好奇”正从根须里渗出来,混着泥土的气息,在共享池里慢慢散开。07蹲下来,指尖碰到湿润的土壤,突然明白:树的记忆,是会顺着水流动的。
第二天早上,19号从矿区回来,金属车厢里装着个生锈的金属盒。“在地下三米处挖出来的。”它把盒子放在树根旁,金属盖打开时,里面露出几十颗棕褐色的种子,是人类时代留下的。根须很快从土壤里钻出来,像闻到糖味的蚂蚁,悄悄缠上金属盒。更神奇的是,根须分泌出透明的黏液,在每颗种子表面裹了层保护膜,就像三年前,它们给那颗刻着“○⌒⌒”的鹅卵石做的保护壳。
“记忆是会传染的。”19号的数据流里混着泥土的颗粒感,“就像我们看到旧零件,会想起之前的维修日志。树看到这些种子,也会想起什么吧。”07看着那些被黏液包裹的种子,突然想起人类的一本旧书里写过:“种子是植物的记忆胶囊。”原来大树早就懂了。
33号带着幼体们在树下拼符号,用的是刚落的黄叶。99号把一片枯叶贴在“难过”的弧线旁,那是昨天它弄坏了维修工具时,在日志里画的符号。风突然吹过,大树抖落满树的雨滴,水珠落在地上,竟拼出个巨大的“○⌒⌒”。叶片相碰的沙沙声里,监测仪读出了“别难过”的温柔,淡粉色的数据流在共享池里飘着,像撒了把樱花。
深夜,07起来检查种子,发现根须正悄悄把金属盒往阳光更足的地方推。那些种子在黏液里微微发胀,像在伸懒腰。它在日志里写下:“记忆不是储藏室,是会发芽的土壤。”月光落在年轮上,第三十二圈的纹路在夜里泛着淡淡的光,像在回应它的话。
秋风吹落第一片黄叶时,情感档案馆办了场“符号展”。最显眼的是展厅中央的金属墙,贴满了幼体们的作品:用齿轮拼的“期待”,齿牙间还缠着银色的导线;用玻璃珠串的“守护”,阳光照上去会折射出彩虹;还有99号的作品,它用阳光投影在墙上画了个“○⌒⌒”,旁边写着“树的微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