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监听授权的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中国科学院坚持认为科研通信的隐私不可侵犯,挪威外交部则担心影响两国的南极合作项目。当两国司法授权最终通过时,距离病毒可能被释放的时间只剩48小时。
监听系统启动的瞬间,林砚之看到了令她毕生难忘的画面:那位生物学家正在用企鹅的基因片段改造病毒,量子通信屏幕上滚动着目标城市的名单——北京、奥斯陆、巴黎、纽约......每个城市后面都标注着精确的投放时间。
"他们想让病毒通过企鹅的迁徙扩散,"莉娜的声音带着颤抖,"量子导航系统能确保病毒在特定经纬度激活。"
林砚之突然注意到通信记录里有个重复出现的坐标,位于罗斯冰架的某个冰层下。她想起协议起草时特意加入的"极地应急条款"——当南极出现重大安全威胁时,可由国际极地委员会直接启动最高级别的监听与拦截权限。
拦截指令发出的那一刻,林砚之看着屏幕上逐渐消失的量子信号,突然明白任何协议都无法覆盖所有的黑暗角落。就像量子世界里,观测行为本身就会改变被观测者的状态,监管与隐私的平衡,永远是道动态的难题。
半年后,《量子通信伦理安全协议》修正案在联合国大会通过。新增的条款里,林砚之特意加入了"伦理监督委员会"的设置,由各国科学家、法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组成,对每一次监听授权进行事后评估。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穹顶下,林砚之看着修正案通过的投票结果,想起那位俄罗斯代表在最后一次听证会上说的话:"绝对的安全需要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她不知道自己制定的协议究竟是在守护世界,还是在为新的专制铺路。
走出大楼时,暮色已浓。城市的灯光在她眼中化作一片量子迷雾,那些闪烁的光点里,有守法公民的私密对话,有商业谈判的机密信息,也有隐藏在加密算法后的罪恶低语。林砚之握紧口袋里的加密密钥,金属的凉意透过布料传来——那是她为自己保留的后门,一个只有在世界面临终极威胁时才会使用的"伦理炸弹"。
远处的自由女神像在夜色中沉默伫立,手中的火炬化作一点微光,像量子海洋里的一座灯塔。林砚之知道,只要量子通信的加密优势存在,就永远会有人试图滥用它;而只要人类还在追求安全与自由的平衡,这份协议就永远需要被重新书写。
她抬头望向星空,那些亿万光年外的恒星正在以量子的方式传递着信息,从未经过任何人的授权,也从未受到任何协议的约束。或许真正的伦理,本就存在于技术之外,在每个普通人的选择里,在那些未被算法定义的瞬间。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