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甄尧如何找到毕岚后,得知毕岚隐居在并州西河郡。王也立刻命张辽率两百铁骑,随甄尧前往邀请,并派徐庶同行以增助力。
两日后,毕岚被“请”至刺史府。这位六十余岁的老太监身形消瘦,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下颌光秃,显得与众不同。
王也首次近距离接触太监,心中满是好奇。他屏退旁人,对毕岚说:“听闻毕公技艺非凡,所制之物举世无双,实在令人敬仰。”
毕岚却谦逊道:“过奖了,都是虚名,老夫不过是个垂暮之人罢了。”
老太监语调淡然。
王也一眼便瞧出,徐庶等人定是硬把毕岚拽来的。
这老太监性子倔强,既已选择隐居,自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王也试着用好感度检测,发现老太监对他的好感度为65,尚算友好,只要他不反感自己,就有转机。
对付此类人物,强硬手段无用,唯有投其所好。
王也正色道:“毕公,你若愿随我走五处,看过那些物事后,还想隐居,我绝不阻拦,并亲自护送你回去!”
毕岚面露难色:“还是送我归隐吧,我这身子骨可禁不起这番折腾。”
经王也再三恳求,毕岚勉强答应去兵器营看看。
兵器营气势恢宏,分为炼铁、炒钢、精炼、锻打、镶嵌五大区块。
到达时,营地内一片繁忙,工匠们正忙着打造陌刀、铠甲及其他兵器。
毕岚步入营房,浏览陌刀制作流程图后,目光闪烁,一脸惊愕,连称陌刀为当世罕见的神兵利器。
他急切询问流程图来源,王也只好编了个故事,归功于云游道士。
随后,王也带毕岚观看铁匠锻造陌刀,毕岚严厉批评匠人技艺不佳,指责他们浪费材料、虚度光阴。
见毕岚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王也心中暗喜,知道目的已达。
这就像嗜酒之人誓要戒酒,却在美酒前显露真身。
成功说服毕岚后,王也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他在军营奔波,数日未曾沾荤。
想到家中两位姐妹,王也心生渴望,不愿她们因缺少关爱而枯萎,于是直奔内宅,欲与她们共度时光。
刚踏入内宅,便被人喊住。
“使君请留步!”
郭嘉擦汗急步赶来。
“奉孝,何事如此慌张?”
王也满心疑惑。
近日,郭嘉与郭淮、王家三子忙于屯田,一切顺利,不知今日何故慌张。
“使君,附近山贼骚扰屯田,三日来,已有三百余人丧命!”
郭嘉痛心疾首。
“我们不是派兵守卫了吗?怎会如此惨重?”
王也怒道:“郭淮和王家三子是摆设吗?”
郭嘉急忙辩解:“问题不在他们,贼人狡猾,行踪难觅,加之四周多山峦,贼人一入山,我们便无计可施!”
王也默然。
诚然,此游击之策着实恼人又无解。
“嘁!”
王也冷声道:“我还没找你们麻烦,你们倒先嚣张。好,今日便叫你们知道,老虎之威不可犯!”
“晋阳城周遭山林广袤,藏匿着十余股贼匪,人数多则七八千,少则二三百!”
军营之内,甄尧手指地图,向王也等人阐述晋阳城周边的贼情。
王也凝视着那张略显稚嫩的地图,满脸疑惑。
他细细端详许久,却始终未能明了地图所示方位。
“原本这些本地贼匪人数寥寥!”
甄尧望向王也,略显无奈:“自黑山军被我们击溃,不少残兵投靠了他们,使得贼势迅速膨胀,这也是他们敢于侵扰我们的缘由之一。”
听完甄尧之言,王也陷入沉思。
这些山贼固然可恶,但其力量亦不可小觑。
尤为麻烦的是,他们行踪飘忽,从不正面交锋。
正当王也思忖对策之时,系统之音在他脑海中回荡。
叮!
“选项一,宽恕山贼,奖励露营帐篷一顶。”
“选项二,围剿山贼,奖励黄河大水车制作之术。”
王也毅然选择了“围剿山贼”。
为将山贼彻底铲除,王也、郭嘉等人商议良久,终得良策。
其实,剿灭山贼对王也而言益处颇丰。
既能借此获利,又能历练新军护卫百姓,王也自是全力以赴。
然而,行动之前,王也需先重整军备。
初至晋阳时,王也麾下不过千人,而今已拥骑兵两千,步卒一万四千。
为便于指挥,王也将兵马分为六营:
骑兵营由张辽统率,前锋营归徐晃,左军营属郭淮,右军营与中军营则由王也亲辖,辎重营由莫石头负责。
除辎重营与中军外,其余各营皆有两千人。
王也正全力重整军备之际,毕岚历经半月有余,终制成首把陌刀。
王也闻讯,兴奋不已,急往试之。
毕岚所造陌刀,长约三米,刃柄各半,均为一米五许。
虽略显粗粝,但以当时技艺,实属难能可贵。
王也对此极为赞许。
执刀在手,沉甸甸的,重约三十余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