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时间,我最爱去北大的校园里走走。漫步在未名湖畔,看着那垂柳依依、湖水波光粼粼的美景,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萦绕身旁,仿佛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与洗礼。我常常寻一处湖边长椅坐下,掏出笔记本,记录下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或是整理课堂所学的知识要点。偶尔遇到北大的学生们,他们或热烈讨论学术问题,或活力满满地举办社团活动,那青春洋溢的模样,让我也找回了年少时对文学纯粹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随着培训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文学创作上的蜕变愈发明显。曾经写作时常常陷入词不达意、思路枯竭的困境,如今脑海里却好似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泉涌而出,文字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富有韵味,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内心的故事诉诸笔端。
在培训班即将结业之际,我们迎来了结业作品创作的任务。大家都鼓足了劲儿,想把这段时间所学所思融入作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也不例外,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以亲身经历的新村搬迁为蓝本,创作一篇中篇小说,力图展现基层百姓在时代变革中的坚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些日子里,我白天深入村庄,重新采访村民,挖掘更多搬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细节,晚上则坐在灯下,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每一处情节的编排,我都反复斟酌、细细打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我长舒一口气,望着那厚厚的一沓稿纸,心中满是成就感,可同时又忐忑不安,不知自己的这份心血能否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到了作品点评那一天,我的心紧张得提到了嗓子眼儿。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开始对我的小说进行点评时,我攥紧了衣角,手心满是汗水。老师先是肯定了我选题的现实意义,夸赞我对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能通过一个个平凡村民的形象展现出大时代下的众生相,接着又针对情节节奏把控和语言精炼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对老师的专业和认真充满了感激之情。
培训班结业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和满心的不舍,我告别了北京,回到了家乡。但这次北京之旅,就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心底,不断萌芽、生长,激励着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到蒲城后,我将在北京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创作中,作品质量有了显着提升,陆续在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身边的朋友和乡亲们看到我的进步,都为我感到高兴,也愈发支持我继续写作了。
然而,文学创作之路哪有一帆风顺的呢?我也时常遭遇创作瓶颈,连续数月写不出满意的作品,投稿出去的文章也常常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可每当陷入这样的困境,我就会想起在北京学习的那段美好时光,想起曹文轩先生以及其他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想起那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探讨文学时的热血澎湃,然后便又重新燃起斗志,继续埋头苦写。
岁月悠悠,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梦想,用文字记录家乡的变迁,描绘生活中的温暖与感动。我的作品逐渐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也有出版社主动联系我,希望出版我的作品集。当我手捧着那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时,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在基层默默写作、怀揣文学梦的自己,怎会想到有朝一日能让自己的文字走进这么多人的视野呢?
如今,每当回想起2002年春天收到的那封来自北京的邀约信,想起在北京学习的那段难忘日子,我都无比庆幸自己抓住了那个机会,踏上了改变命运的旅程。北京,这座充满魅力与文化底蕴的城市,圆了我的文学梦,也让我深知,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不懈努力,终有一天,梦想之花定会绚烂绽放。
而那段在北京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前行,去书写更多关于生活、关于梦想的精彩篇章。
喜欢冰阳之歌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冰阳之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