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苏临从婻方回来没坐车,而是乘飞机。
毕竟太远了,从横店到滨城有两千多公里,开车至少要二十小时,这么浪费在路上实在不值。
苏临带着小英和其他一些人坐飞机回滨城,剩下的则开车回来。
滨城市正府听说苏临要来,立刻派王信和房明德去机场接他。
可以看出市正府对苏临有多看重。
“苏先生,请这边走。”寒暄几句后,王信邀请苏临上车。
出了机场直接坐上市正府安排的车。
“差点忘了恭喜王焗长。”上了车,苏临笑着对身边的王信说:“听说你半年后要升任副省长了,恭喜。”
“哎呀,这还得谢谢苏先生的关照。”王信笑着说。
确实如此,因为苏临带来的巨额投资,上面传话说明年二月会提拔王信当常务副省长,分管工商。
虽然权力一样,但级别直接升到副省长,以后升得更快。
“说到这个,我房某能进市正府班子也多亏了苏先生。”这时房明德也开口了。
没错,不仅王信升了管,房明德也升了,不过升得没王信那么多,只是刚进市正府班子罢了。
说着话车子到了市正府大楼门口。
“苏先生,高市长在里面等您呢。”下车后,王信对苏临说。
“好。”
苏临跟着王信来到高市长办公室。
“苏先生,好久不见,风采依旧。”高学民站起来迎接苏临,笑着说道。
“高市长,好久不见。”
苏临上前与高学民握手,两人坐下。
“市长,我去叫人泡壶茶。”王信说完就出去了。
“去吧。”
高学民挥挥手,转头对苏临说:“这次苏先生回滨城,打算待多久?”
“大概三五天吧。”苏临想了想回答,“主要是家谱和祠堂的事。”
说话间,王信带着秘书送来了好茶。
“要是刘副省长知道您回来了,肯定急着过来见您。”高市长笑着说。
刘副省长主要负责全省的经济和社会民生。
因为苏临的投资,辽宁的经济大幅增长,特别是民生方面。
“哪里,事情办完后应该是我去见刘副省长。”苏临听懂了高市长的意思,开口说道。
以刘副省长的地位,在古代就是封疆大吏,怎么可能亲自跑来看望一个商人呢。
苏临虽然想让经济搞上去,但也不能太掉价,不然传出去不好听。
高学民听了心里稍微踏实点,就换了话题。
高学民担心苏临不懂管场规矩,特意提点一下。
苏临笑着恭喜高学民快当副省长了,连王信和房明德都升了,高学民肯定不会落下。
虽然高学民嘴上谦虚说还没确定的事,但脸上掩饰不住得意。
接着他们聊了些投资的事。
苏临说正想投资,在滨城建个影视城。
高学民一听就高兴了,表示滨城正策肯定没问题。
这笔钱对苏临来说不算什么,但对高学民而言是巨款,内地好多地方都没这么多投资。
高学民保证正策支持,这样一来,他的副省长位置基本稳了。
第二天早上,苏临坐车回苏家村,路上变化很大。
原本窄小的乡道变成宽敞的大道,村民的房子也都修整一新。
苏临感叹,苏家村变得真厉害。
除了路的事,苏临没再管别的事,这并不是因为他缺钱。
其实,改造个苏家村,花不到一个亿。
在苏临眼里,那点钱就像流水一样,眨眼就赚回来了。
但他还是选择不插手,就是不想让苏家人变成闲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苏家村的麻将室里,苏少宇忽然冲进来,喊道:“大娘,堂哥回来了!”说完就跑了出去。
听到这话,苏梅立刻站起来,对牌友说:“我不玩了,你们继续。”说完便出了麻将室。
这时,李佳雪、张煞、杨玉莹和李佳欣几个女人也从屋里出来,往门口走去。
她们刚到这儿还不到两个小时呢。
“妈。”
“妈。”
几个女人见了苏梅后打招呼。
“阿临回来了,我们去接他。”苏梅说完,带头往外走,几个儿媳妇就跟在后面。
苏少雪从房间里跑出来,也跟了上去。
这次修祖祠和重修族谱的事,她当然得回来。
一个多小时前,苏少雪回来时,可把不少人给惊住了,包括她爸妈和亲哥苏少宇。
以前的苏少雪虽长得好看,但因在乡下,又赶上内地条件不好,活脱脱一个小村姑的模样。
可去了香江几个月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不仅举止大方,还漂亮了许多倍,简直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等苏梅到门口时,苏临的四爷爷苏振兴早到了。
“四叔。”苏梅上前一步问候。
“四爷爷。”几个女人也上前打招呼。
“都回来了,好,好。”苏振兴笑着点头。
对老人来说,晚年能看到大哥一脉回来认祖归宗,就是最大的幸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