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赖矣至人恐人不知其实之义故曰见素抱朴守本贞也
少私寡欲去妄情也
絶学无忧章第二十
絶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
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
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
察察我独闷闷忽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
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絶学者非不学也学至於无所学斯絶学也吾见今人块然
一物蠢尔无知遽云絶学无忧而言不必用心於学问此辈
正如盲人骑瞎马欲之东而往西欲往南而走北不知所从
相应何日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盖言学者始於穷理次
於尽性终於复命也故学务求理未有理不明而能尽其性
亦未有性不尽而能致其命也故知理者穷之而後可知也
尽心以求理然後得之未有不学而能自得者也学尽於心
则无所学而理明矣理明心尽而性亦尽故知性者尽之而
後可知也然人之性本寂感物而动以生其心心生性遂昧
矣若知得吾之性天元初无初亦无知识冥然一念不萌则
此心不生而吾之性复矣性复命至故知命者至之而後可
知也命者性中之妙??然冥然不可见闻者也列子云莫知
其所以然而然者命也命之理微故孔子罕言之孟子难爲
言而善养之浩然塞乎天地之间西昇经云我命在我不属
天地我不视不听神不出身与天地同其久我与天地分一
气而治者守本根也学至於命则无所学故曰学至於无所
学乃絶学也彼以文辞术艺而爲学者学其一而遗其二得
於此而失於彼惟恐见闻之不广求之於外常苦其不足故
忧也圣人足之於内而无所不知故无忧也譬如唯者应之
速而爲恭阿者应之缓而爲慢皆应声也相去不远而其爲
恭爲慢则相去远矣顺理则爲善悖理则爲恶同出於一心
相去不远而其爲善爲恶则相去远矣其意盖谓圣凡均之
爲学也相去不远而其爲圣爲凡则相去远矣窃知圣人之
心未尝不与人同凡人之所畏亦从而畏之如畏天命畏大
人畏圣人之言人之所当畏也若以此爲不足畏则肆情纵
欲荒亡招殃咎而莫知其极也众人以嗜味悦目爲乐熙熙
然躭嗜太牢以爽其口春登高台以悦其目圣人则澹泊无
爲似方生婴儿之未孩专气致柔如乘虚御风飘飘然莫知
其所止也众人贪欲无厌惟恐爵禄之不大财货之不多常
怀盈余之心圣人则捐情去欲遗其耳目犹恐捐之之不尽
沌沌然无知无识犹若一愚夫而游於世也众人昭昭而自
衒其明察察而自逞其智圣人则昏昏而不露其光闷闷而
不显其迹恍惚如在大海之中寥寥然而不见有边际也众
人皆有能有智圣人如顽若鄙西昇经云众人皆知得神而
生不自知神自生也自生者元妙也故知元爲化本妙是生
根万物赖之以生谓之母也由是知之圣人所以异於众人
者爲能抱元入妙守本根也故曰而贵求食於母经云常能
爱母身乃长久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
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眞其中有信自古
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孔者大也道不可见而德可见故以德爲道之容也有道者
必有盛德之容然其动止合度威仪自然爲其胸中有大常
者存故曰惟道是从也道之爲物惟恍惟惚葢言此道恍有
惚无之谓也惚兮无而无中有灵恍兮有而有中无象极言
不可定之之意也窈者微不可见冥者幽不可测言此道妙
微而难爲议拟不能以知见求之之意也然恍惚窈冥之中
而有象有物有精者则是无中恍若有也其精甚眞其中有
信极言妙有而非无也惟其无中之有而爲有中之眞卽眞
空不空之谓也然此妙有前际无始後际无终亘古今不变
不易而常存故曰其名不去也阅者见也众甫者众理万事
也吾何足以知其事理之当然者盖以有此妙有而能通天
下之理审万事之情虚以待之顺以应之则无所不知也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爲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
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
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己成物物自归之不求全而自全也枉己从人人自信之
不求直而自直也洼下之地水必归之谦受益也弊则必新
晦必明屈必伸也少则得专一不杂故得也多则惑贪多务
得故惑也是以圣人冥心意以尽性与道爲一而爲天下後
世学者之式则也不以已之见而灭人之见是能兼人之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