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油条香气尚未散尽,豆浆碗底还残留着温热的挂壁。
林阳抱着咯咯直笑的小雨,牵着小脸被油条蹭得亮晶晶的王小虎,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暖意融融。王老栓端起粗瓷碗,呷了口滚烫的豆浆,目光沉稳地扫过这团聚的温馨,最终落在林阳身上,带着无声的询问。院外那辆吉普车刚刚离开的引擎声,还隐约可闻。
林阳放下小雨,迎着姥爷的目光,脸上带着温暖的笑意:“姥爷,刚才是去办点正事。弄了点好东西回来,能防病,以后小雨和小虎他们,再也不用怕得‘小儿瘫’(脊髓灰质炎)或者‘百日咳’那些吓人的病了。”
“防病?”姥姥王周氏正给苏白薇剥着第二个鸡蛋,闻言立刻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关切,“啥好东西?比咱乡下赤脚医生的草药丸子还灵?” 她这辈子见过太多孩子被那些“抽风病”、“蛤蟆瘟”夺走,对那些名字有着本能的恐惧。
“比草药丸子灵多了!”林阳笑着解释,尽量用最朴实的语言,“是国家新弄出来的‘神苗’,打一针,管一辈子!以后那些吓人的病,都近不了身了!等过些日子,小雨和小虎就能去打,咱大院里其他孩子也都能打上!”
“打一针管一辈子?”张桂兰(大舅妈)正在收拾碗筷,闻言惊讶地张大了嘴,“我的老天爷!那不成仙丹了?阳子,这……这得多少钱一针?咱……咱能打得起不?” 她下意识地开始盘算自己攒的那点私房钱。
“舅妈放心!”林阳声音笃定,“这是国家给咱们老百姓的福利!不要钱!以后所有孩子,只要到了岁数,都能免费打!”
“不要钱?!”李秀英(三舅妈)也惊得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和王援朝(三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难以置信。在乡下,看个头疼脑热都得用鸡蛋换,这能管一辈子的神针,居然不要钱?
“国家……真好!”姥姥喃喃地说着,眼圈又有点发红,枯瘦的手紧紧握着苏白薇的手,“薇薇闺女,听见没?以后咱家小雨、小虎,还有……还有你们以后的孩子,都不用遭那些罪了!老天爷开眼!祖宗显灵了!”
苏白薇心中了然,知道林阳说的正是那百万支疫苗。她看着林阳眼中那份笃定和温暖,心中同样涌起巨大的暖流和自豪。她轻轻反握住姥姥的手,柔声道:“嗯,姥姥,听见了。这是好事,大好事。”
王铁柱(大表弟)坐在一旁,依旧沉默地组装着那个修好的手电筒,但耳朵却竖得尖尖的。免费的神苗?国家福利?阳子哥轻描淡写几句话,背后蕴含的能量和意义,让他这个在供销社见惯了物资紧俏的人,感到一阵阵心惊。他眼角的余光扫过院墙,仿佛能穿透砖石,看到外面那些无声守护的力量。这京城的水,阳子哥搅动的波澜,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广。
西山深处,绝密会议室内灯火依旧通明,气氛却与之前的凝重肃杀截然不同,弥漫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与振奋。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上,摊开的不再是冰冷的武器参数,而是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连夜奋战、用最高标准、最严程序得出的厚厚一叠检测报告。每一页纸上都盖着鲜红的“绝密”和“确认无误”的印章。
陈院士(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头发似乎更白了些,但精神矍铄,眼睛亮得惊人,他指着报告上的数据,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首长!诸位!结果出来了!全部确认!全部确认无误!”
“安全性!所有动物实验、急毒长毒测试,全部通过!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有效性!血清抗体阳转率……百分之百!保护力……终身!九种核心传染病,覆盖无死角!”
“生产工艺!那份资料……简直是鬼斧神工!流程清晰,参数精准,对设备要求并非高不可攀,原料大部分可实现国产化!成本……低廉到不可思议!一旦规模化生产,完全具备全民普及的可行性!”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这是神迹!是改写共和国公共卫生史的神迹!不!是改写人类对抗传染病历史的神迹!”
总后勤李部长看着报告最后那页关于成本核算的预估数字,又看了看旁边秦老带来的、关于疫苗配套生产设备改造和原料调配的初步方案,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好!太好了!成本可控!原料能解决!这就意味着……全民免费接种,不再是梦!不再是纸上谈兵!这是惠及千秋万代的德政!是真正的‘生民之礼’!首长,我建议,立刻启动‘春苗’计划!以京城为核心,辐射华北,建立样板,总结经验,然后向全国铺开!”
“春苗……好名字!”秦老用力点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振奋,“当务之急,是建立绝对可靠的生产线!检定所现有的产能杯水车薪!我建议,立刻整合首都第一、第二生物制药厂核心力量,抽调全国顶尖生物制品专家,组成‘春苗’核心生产组!在最高保密等级下,利用现有厂房进行适应性改造,以林阳同志提供的资料为蓝本,边学习、边生产、边改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形成稳定、足量的产能!同时,卫生部牵头,成立‘春苗’接种指挥部,制定最严密的接种方案和应急预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