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皇帝转过身,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慨,继续说道:“记得那一日,他身着一袭黑袍,神色严肃,步伐坚定。走进营帐时,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人心。还未等朕开口询问,他便直言劝阻朕,让朕即刻放弃此次征伐大雍的计划。
朕当时心中甚是不悦,心想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普通百姓,竟妄图干涉朕的军国大事。但出于对他身份的些许忌惮,朕还是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
大宁皇帝微微停顿,似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他告诉我,北方蛮族近来动作频繁,蠢蠢欲动,不日必将大举南下。若是此时我大宁与大雍开战,双方必定会陷入一场惨烈的消耗战,元气大伤自是难免。
而一旦我两国实力受损,届时蛮族如饿狼般来袭,后果将不堪设想,百姓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言辞恳切,劝朕暂且忍耐,以大局为重,积蓄力量,共同抵御那即将到来的蛮族之祸。
朕当时心中虽万分不甘,那攻打大雍的计划倾注了朕无数的心血,但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听取了他建议的。”
刘钊铭和嬴博华听闻,皆是一脸震惊,眼中满是对离耳夫子的敬佩与惊叹。刘钊铭忍不住向前踏出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我们跟随夫子求学多年,竟不知夫子还有这般惊心动魄的过往。想来夫子一生心系天下,心怀苍生,无论对大雍还是大宁,都怀有一颗无私的护佑之心。他的胸怀,实在令我等汗颜。”
嬴博华也赶忙点头附和,神情庄重地说道:“是啊,夫子一生磊落,行事光明,所作所为皆以天下苍生为念,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如此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大宁皇帝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说道:“如此忠义之士,世间罕有。却为了阻拦那邪恶的魔主而英勇牺牲,实在是天下的巨大损失。”言罢,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惋惜与沉痛,仿佛那离耳夫子的离去,是整个天下都难以承受之重。
大宁皇帝微微眯起双眼,目光深邃,仿佛透过时空的屏障,再次回到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
他的神情庄重而肃穆,缓缓开口接着说道:“当年,离耳孤身踏入朕的营帐,那气势,仿若天地间唯他一人。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朕,言辞恳切且掷地有声地承诺,若是朕放弃起兵攻打大雍的计划,一旦蛮族兴兵入侵,他必将倾尽全力保我大宁平安无虞。
他特别提到,大宁之外便是那广袤无垠、荒寒无比的北荒雪原,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大宁在蛮族的扩张野心面前,首当其冲,犹如狂风中的孤舟,一旦蛮族的铁蹄汹涌南下,我们大宁必将遭受最为猛烈的冲击,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踱步,脚步沉稳却又带着一丝沉重。他的神情肃穆,继续讲述道:“朕当时听闻他的这番话,心中着实是百味杂陈。
一方面,朕多年来筹备伐雍,这计划倾注了无数心血,怎肯轻易放弃;另一方面,他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大宁若与大雍陷入苦战,双方必定元气大伤,届时面对如狼似虎的蛮族,我们又当如何?
而朕也知晓天下暗城的实力,那天下暗城犹如一张庞大而隐秘的蛛网,遍布天下各处,势力错综复杂,暗城之主离耳,更是有着翻云覆雨、搅动风云的能耐。他既然敢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地来到朕的营帐,许下如此重如泰山的承诺,想必绝非空穴来风,必定是有着十足的底气与把握。”
“朕深知,这一场关乎大宁国运的抉择,容不得丝毫马虎。若执意与大雍开战,即便最终能侥幸取胜,我大宁也必定会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元气大伤,国力损耗殆尽。
届时面对蛮族那如潮水般汹涌的进攻,恐将再无还手之力,大宁的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的绝境。离耳的那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醒了朕,让朕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下的局势。
在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权衡与思索后,朕最终选择相信他,毅然放弃了那次精心筹备已久的出兵计划。”
皇帝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庆幸与感慨,仿佛又看到了当初那个艰难抉择的自己,“事实证明,朕的决定没有错。在之后的日子里,虽偶有蛮族小规模的侵扰,但每次都能被巧妙地化解于无形之中。细细想来,这背后必定是离耳在暗中施展手段,调遣暗城的力量,为我大宁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大宁的安宁。”
刘钊铭和嬴博华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全神贯注地听着皇帝的讲述,他们的心中,对离耳夫子的敬佩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愈发深厚。
刘钊铭忍不住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抱拳,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崇敬说道:“夫子一生都在为天下太平四处奔波,不辞辛劳,他的这份大恩大德,大宁的百姓不会忘记,天下的百姓更不会忘记。他的功绩,必将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永垂不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