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因为一个故事、一首歌、一份共同的善意而相聚于此。这份连接本身,就是最珍贵的礼物。愿这份温暖能常驻心间,成为我们各自前行路上不灭的微光。”
“恩彩,” 他轻声唤道,语气里是满满的信任与期许,“记住,你不是孤身一人。带着大家的祝福,勇敢地去书写你的新篇章吧。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陈星尘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又无比温暖的微笑。他修长的手指轻轻落在吉他弦上,奏响了一个极其轻柔、宛如道别的尾音。
柔和的灯光笼罩着他沉静的身影,导播朴智妍在门外悄悄对他比了个“完美”的手势。直播间的人数定格在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屏幕上,最后一条条饱含祝福的留言仍在无声地向上滑行,像无数只放飞的祈愿灯,载着希望,飘向未知却充满可能的远方。
这期特别的“星尘暖声”,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带着泪光、却最终被温暖与勇气点亮的夜晚。
导播室的灯光在陈星尘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
耳机里,下一环节的提示音像一枚微小的银针,轻轻刺入他的听觉。指尖在滚烫的触摸屏上飞速滑过,留言板上的文字如同沸腾的岩浆,热度几乎要灼伤皮肤。
他嘴角习惯性地上扬,勾勒出那个被听众称为“星尘暖声”的标志性笑容,可那透过麦克风传出的声音,却悄然沉淀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他的声音在直播间特有的混响中流淌,温暖而清晰,“欢迎来到《无忧花与牡丹》今晚的压轴环节——文化溯源。此刻,我们的后台,正被大家对传统的热情煮沸了!‘春节习俗’和‘北方烧大炕’高居榜首,而‘春节’的呼声,更是一骑绝尘。那么,今晚,就让我们推开一扇特别的窗,走进汉江王国那片被冰雪永恒眷顾的土地,探访他们独特的‘白色春节’。”
他微微清了清嗓子,声音仿佛瞬间穿越了无形的屏障,裹挟着遥远雪国的寒意与薄雾:“北纬37度,汉江王国。农历正月,大地常被皑皑白雪深情拥抱。于是,他们的春节,便有了一个如诗的名字——‘白色春节’。” 他顿了顿,语气染上讲述古老神话的悠远,“这个名字背后,还沉睡着一个传说……”
陈星尘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引人入胜的魔力,将那个关于百年酷寒、绝望女子智允、山神托梦和除夕夜奇迹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描绘松枝火把如何刺破雪幕,冰灯如何在祠堂前幽幽放光,村民们如何戴上威严甚至狰狞的兽面,踏着模仿山神巡行的舞步,在冰与火的交织中唤醒春天。听众的想象被点燃,仿佛能看到那橘红烈焰在无垠雪原上跳跃的壮丽画面。
“与我们龙国红火喧腾的春节不同,”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探索秘境般的专注,“‘白色春节’的核心,是流淌在血脉里的虔敬——对天地,对自然。洁白的糯米雪糕,九盏剔透冰灯,是对风调雨顺最纯净的祈愿。而那‘驱寒舞’……”
陈星尘加重了语气,“头戴兽面,舞姿沉雄,每一个充满原始力量的踏步,都在倾泻驱离寒冬的意志和对丰饶的深切渴盼。”
他的语气转为庄重肃穆:“正因其承载的独特精神,汉江王国已将‘白色春节’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同一轮岁首明月下,古老的节庆根脉,竟能在不同的土壤里,生长出如此迥异却又同样蓬勃的生命力,这,正是文化生生不息的迷人之处……”他准备过渡到互动,目光习惯性地扫向实时留言屏。
呼吸,骤然一窒。
屏幕上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信息爆炸的洪流!文字以肉眼难辨的速度疯狂刷新、叠加、碰撞。争吵的硝烟味,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赤焰烧酒】*的留言像淬了毒的箭:“‘特色’?哈!不过是我们龙国老祖宗祭祀丢掉的边角料!当年汉江的流亡者偷师学艺,改头换面就敢申遗?脸皮厚过城墙拐弯!”
【墨竹听雪】紧随其后,字字铿锵:“春节之根,深植龙土!‘白色春节’?不过是剽窃模仿我龙国祭祀程式的拙劣变种!也敢妄称‘独特’?滑天下之大稽!”
【雪绒铃铛】连发三个闪电般的怒脸表情,文字几乎要喷出火来:“一派胡言!白色春节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的祭祀饱含对自然的赤诚与敬畏,比你们那些刻板僵化的磕头拜年,有灵魂千百倍!”
【松火长明】的回复则像冰冷的岩石,砸向喧嚣:“汉江王国建国前《雪原岁时记》已有详载。某些龙国朋友,键盘敲得响,不如先翻开史书补补课?” 后面附上了一个古籍封面的简略图。
【文化摆渡人】的叹息在激流中显得微弱而无奈:“文化本应如星河璀璨,何必执着争个源头?理解与欣赏不同的表达之美,不是更好吗?”
留言板的操控台在陈星尘手下微微震动,仿佛承载着屏幕另一端汹涌的情绪。导播间玻璃墙外,朴智妍担忧的眼神像探照灯一样打在他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