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疗养院的铁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门柱上的爬山虎叶片边缘泛着极淡的绿光。凌霄攥着口袋里的疗养院地址,手心的螺旋印记微微发烫 —— 从昨晚开始,这枚印记就像个精准的指南针,始终朝着疗养院的方向跳动。
“爷爷年轻时脾气不好,” 苏瑶扯了扯被风吹乱的刘海,白色帆布鞋踩过石板路的声响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但他对鸽子特别温柔,说每只鸽子的眼睛里都藏着不同的磁场。”
院子中央的梧桐树下,穿灰布衫的老人正坐在藤椅上,手里的谷物在掌心堆成小小的金字塔。他的头发全白了,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目光却异常锐利,在凌霄和苏瑶走近时突然抬起,精准地落在凌霄的手背上。
“第七个印记觉醒者。” 老人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过老木头,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撒出一把谷物,白鸽扑棱棱飞起的瞬间,凌霄突然发现每只鸽子的脚环上都刻着极小的数字,组合起来正是实验楼的坐标。
苏瑶刚要开口,却被老人抬手制止。他示意凌霄伸出手,枯瘦的指尖轻轻覆上螺旋印记,绿光突然在两人接触点爆发出刺眼的光芒。老人的眼镜片反射出流动的光纹,像把钥匙插进了锁孔 —— 凌霄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古代术士用青铜镜收集月光,民国时期的实验室里蓝色液体在琉璃瓶中沸腾,1987 年的实验楼里,两个穿白大褂的人将金属碎片嵌入掌心。
“这些不是幻觉。” 老人收回手,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是历代异能者储存在介质里的记忆。从大禹治水时的‘控水灵徒’,到二战时期的‘声呐行者’,每个时代都有能与能量场共振的人。”
凌霄的喉结剧烈滚动:“您是说…… 异能者不是实验楼的产物?”
“实验楼只是个容器。” 老人敲了敲藤椅扶手,椅腿上的雕花突然亮起,浮现出张微型星图,“地核里流淌的液态金属会产生磁场漩涡,有些漩涡的频率恰好能被人类感知 —— 就像收音机调频。1987 年那场火灾,不过是把漩涡的出口打开了条缝。”
苏瑶突然翻开笔记本,最新一页自动浮现出与藤椅星图吻合的图案:“奶奶的笔记里画过这个!她说这是‘能量龙脉’,实验楼正好建在龙首的位置。”
老人的嘴角勾起抹淡笑:“你奶奶总爱用老祖宗的说法。其实所谓的龙脉,就是地壳断层里的能量通道。我们苏家世代都是‘守脉人’,而你爷爷的凌霄家,是天生的‘启脉者’—— 你们的血脉里藏着打开通道的钥匙。”
凌霄猛地想起爷爷临终前的呓语:“青龙抬头时,双脉合璧,方能镇煞。” 当时只当是胡话,现在才明白那是代代相传的口诀。他看着老人手背上若隐若现的蓝色螺旋,突然意识到这枚印记与苏瑶手心的印记如出一辙。
“那黑风衣人……”
“他是‘叛脉者’。” 老人的声音沉了下去,撒谷物的手微微收紧,“介质融合时如果被负面情绪污染,能量就会反噬心智。张默的祖父当年就是因为贪念能量,才被逐出守脉人的队伍。” 他突然指向凌霄的口袋,“他给你的‘异能者’纸条,边缘的银粉里掺了追踪素,对不对?”
凌霄掏出那张牛皮纸,果然在晨光下看到极细的银色粉末在蠕动,像有生命的虫。手心的印记突然发热,粉末瞬间化作青烟,在空气中凝成 “73” 的字样 —— 与实验楼样本编号完全一致。
“该让你们看些东西了。” 老人站起身,藤椅自动向后滑开,露出地面的六边形地砖。他用脚尖在砖缝里轻轻一点,地砖 “咔哒” 一声弹起,露出个暗格,里面的紫檀木盒上雕刻着与两人手心相同的印记。
梧桐叶的影子在木盒上晃动,老人打开盒盖的瞬间,凌霄闻到了熟悉的臭氧味 —— 盒内铺着暗红色丝绒,静静躺着张泛黄的羊皮地图,边缘用朱砂画着圈,每个圈里都嵌着片极小的金属碎片,在阳光下泛着彩虹般的光泽。
“异能者的秘密基地。” 老人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山脉轮廓,“地核磁场漩涡最密集的七个点,我们叫它们‘聚能站’。1987 年火灾后,这些站点的坐标就被拆分成碎片,由启脉者和守脉人分别保管。”
苏瑶突然指着地图中央的红点:“这个标记和实验楼的坐标重合!”
“实验楼是第七个聚能站的伪装。” 老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也是最不稳定的一个。当年我和你爷爷耗费半生才将它封印,可现在……” 他抬头望向天空,白鸽群突然躁动起来,在疗养院上空盘旋成螺旋状,“封印正在松动,需要新的启脉者和守脉人重新激活站点。”
凌霄的手心突然传来刺痛,地图上的金属碎片同时亮起,在丝绒上投射出立体的光网。他能清晰地 “看到” 光网节点处的建筑轮廓:沙漠深处的金字塔形石碑,海底峡谷里的发光珊瑚群,甚至包括学校后山那座废弃的天文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