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太神奇了!”静怡的眼睛亮了起来,疲惫一扫而空,“粘性极强,干燥后透明,几乎不改变纸张纹理!而且原料…就是我们的玉米!”她立刻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古籍修复的燃眉之急解决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胶体对于他们正在筹备的“秸秆房屋”计划简直是天赐之物!用它将处理过的秸秆紧密粘合,房屋的牢固度将得到质的飞跃!还有工具修补、日常器物制作…其潜力无穷无尽!一个以玉米为核心的“生物材料”科技树分支,在这一刻被意外点亮。
解决了书和房子的“粘合”问题,静怡却面临着自己身体的不适“磨合”。右脚踝的扭伤在理萌寻来的草药和自身坚持下渐渐好转,但新的困扰接踵而至。脱下那双陪伴她许久的13厘米“恨天高”玛丽珍鞋,换上实用却平底的粗布鞋后,身体似乎无所适从。
连续几日在书库站立修复古籍,或是去临时学堂授课,时间稍长,足弓深处便传来隐隐的酸痛,仿佛失去了支撑的桥梁。习惯高跟鞋牵拉的小腿肌肉和跟腱也发出无声的抗议,让她步履间少了几分过去的轻快,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她努力适应着,走路时下意识地调整着力点,但微蹙的眉头和偶尔放缓的脚步,还是泄露了那份不适。
休息间隙,静怡坐在角落的草垫上,悄悄揉着发酸的脚踝和小腿。目光扫过旁边堆放的新鲜玉米苞叶,内层叶片柔韧光滑。一个念头浮现。她挑选了几片最柔韧的苞叶,指尖生涩地尝试着折叠、编织。她想做一个最简单的增高垫,哪怕只垫起一点点,改善一下足弓的悬空感和那巨大的高度落差带来的肌肉牵拉。动作并不熟练,苞叶的边缘甚至有些割手,但她神情专注,仿佛在修复另一件珍贵的古籍。
理萌刚用新发明的玉米淀粉胶完美粘合了一个微型风力提水装置模型的小零件,正满意地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抬眼,恰好捕捉到角落里静怡那“鬼鬼祟祟”的小动作。她没有点破,而是拿着那个粘好的小模型,若无其事地踱步过去。
他停在静怡面前,蹲下身,目光落在她手中那雏形的、由玉米苞叶勉强叠成的小方块上,然后一本正经地开口,语气严肃得像在评审重大工程方案:
“嗯。”他煞有介事地点点头,“这个‘足部支撑结构’的设计思路很有想法。材料选择也充分贴合‘生物工程’理念,就地取材,天然环保。”
静怡的动作瞬间僵住,脸颊“腾”地一下红透,像熟透的日落果。她下意识想把那失败的“鞋垫”藏到身后。
理萌却仿佛没看见她的窘迫,继续用他那套半懂不懂的工程术语分析着:“不过,从‘人体工学’角度看,‘应力分布’可能还需要优化,否则长期使用,‘关键受力点’容易疲劳。”他晃了晃手里粘得结实的小风车模型,“要不要我这个‘结构工程师’帮你做个‘有限元分析’,优化一下?”
那过分严肃的表情,配上那些拗口的词汇,目的却只是她手里那个歪歪扭扭的玉米叶垫子。巨大的反差让静怡先是一愣,随即那点窘迫瞬间被冲散,她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轻笑了出来,像清泉滴落石上,眉眼弯弯,连带着脚上的酸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
尘歌壶模拟的夕阳光线斜斜照入,给书库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烘干架上的古籍散发着干燥的墨香,陶锅里残留的玉米淀粉胶晶莹剔透,角落里散落着柔韧的玉米苞叶。纸页间的星火在知识中传递,足下的微光则在彼此笨拙却真诚的关怀里悄然点亮。在这末日方舟的一隅,希望以最朴实的方式,一点点粘合、生长。
喜欢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