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七村的村民们还沉浸在昨日药田丰收的喜悦中,林英站在田垄之上,郑重地宣布:“试验田即日起,扩至五十亩!”声音清冷而坚定,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人群中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五十亩!
这可是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然而,林英下一句话,却像一盆冰水,浇熄了所有人的热情。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她抬起手臂,没有指向山下肥沃的平原,而是悍然指向了那片连绵不绝、险峻崎岖的北岭密林,“我们真正的药田,是那一整座山!”
此言一出,全场死寂。
短暂的寂静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哗然与质疑。
“什么?整座山?”
“林英丫头,你是不是疯了!那可是北岭啊!乱石林立,野兽横行,怎么种药?”德高望重的赵老栓拄着拐杖,手都哆嗦了,第一个站出来质问。
林英没有回答,她锐利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只平静地吐出两个字:“取瓮。”
很快,十口半人高的巨大陶瓮被几个壮汉合力抬了上来,沉重地顿在地上,发出闷响。
众人好奇地围拢过来,却只闻到一股奇异的、夹杂着刺骨寒意与草木清香的味道从瓮口飘出。
那是她以空间寒潭之水,按精准比例稀释了那滴珍贵无比的“雾髓”后得到的混合液。
她早已将北岭的地形地貌、风向水文、乃至日照时长全部记在心中,通过空间内那山形图腾的反馈,精准地锁定了南坡上三处彼此呼应、藏风聚气的隐秘谷地。
那里,将是她点燃整座山脉生机的“人工造雾区”。
“所有青壮劳力,带上工具,随我上山!”林英一声令下,不容置喙。
尽管心中充满疑虑,但林英过往创造的奇迹,让七村村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
浩浩荡荡的队伍,扛着锄头和铁锹,向着从未踏足过的北岭深处进发。
林英亲自带队,在选定的三处谷地中,指挥众人挖掘深坑,将十口陶瓮小心翼翼地埋入土中,只留出瓮口。
随后,又命人砍来坚韧的松枝,以三才阵的格局在陶瓮周围搭起骨架,最后覆上厚实的油布,形成了三个简陋却暗藏玄机的“雾棚”。
做完这一切,她下令将试验田中长势最好的那批药苗,连根带土,小心翼翼地移栽进三个雾棚之内。
“狗剩,”林英看向一旁始终沉默的少年,“把你昨天处理的那些药渣,洒在雾棚四周,凭你的感觉,哪里让你觉得最舒服,就洒在哪里。”
狗剩点了点头,他那异于常人的嗅觉,此刻不仅仅是闻到气味,更能隐约“感知”到大地之下气息的流动。
他像一头寻踪的猎犬,在每一处雾棚周围逡巡,时不时抓起一把药渣,洒在那些他认为“地气最活跃”的节点上。
当最后一瓮混合液被缓缓倾倒入预留的引流土槽,林'英挥手让众人退后。
她站在雾棚前,缓缓闭上双眼,心神沉入空间。
寒潭之上,那株冰莲的莲叶轻轻摇曳,一缕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青色药雾,被她以神念牵引而出,透过她的指尖,再经由她口中轻轻一吹,如一道无形的丝线,悄无声息地钻入了棚顶预留的一道缝隙之中。
刹那间,奇变陡生!
那缕源自空间的药雾,仿佛是投入滚油中的一滴水,瞬间引爆了陶瓮中蕴藏的全部能量!
浓郁的青色雾气如活物般从瓮口喷涌而出,瞬间充斥了整个雾棚,并沿着狗剩洒下的药渣轨迹,如同拥有生命的根系,疯狂地渗入泥土,向着四面八方急速蔓延!
在场众人只觉一股沛然的生机扑面而来,连呼吸都变得顺畅了许多。
仅仅过了半日,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以三处雾棚为中心,方圆数十丈内的杂草、灌木,甚至坚硬的岩石缝隙间,竟开始蒸腾起丝丝缕缕的淡青色薄雾,如晨烟,如山岚,缭绕不散。
陈默手持罗盘,在雾气边缘来回测算,脸上写满了震撼:“地温……地温升高了至少两度!这里的土壤,变得像试验田里那样松软了!”
狗剩更是直接趴在地上,闭着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甜的……是甜的!像是刚下过大雨的松树林,还有花蜜的味道!”
林英终于睁开了眼,眸中精光一闪而过。
“药雾,开始‘认地’了。”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只要它在这片山谷扎下根,整座北岭,就能自己养活自己,生出最好的药材。”
她望着这片被青雾改造的天地,心中为这源于空间,却由她亲手实现的技术命名。
“此法,名为‘雾引术’——以点带面,唤醒山林沉睡的自愈之力!”
第七日,当三个雾棚被拆除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棚内移栽的药苗,不仅没有丝毫枯萎,反而比在试验田时更加茁壮,根系已经自行扩散至周边十丈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