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的桂花香裹着桂花瓣,悄悄地溜进窗户,洒在暖宝的书桌上。他正趴在那里,用彩泥小心翼翼地捏着一只歪歪扭扭的小兔子,长长的耳朵耷拉着,圆溜溜的眼睛是用两颗乌黑的葡萄籽粘上去的。暖宝撅着小嘴,小声嘀咕:“爸爸说兔子要捏得胖乎乎才可爱,我这只是……只是还没捏完嘛!”
叶知秋正往一个青瓷盘里放刚晒好的桂圆,闻声回头,瞧见那团不成形却充满努力的彩泥,忍不住笑了:“我们小宝捏的是‘思思兔’对不对?等月亮升起来,它就会变成天上的玉兔,陪着我们赏月。”
“妈妈!”暖宝举起他的“思思兔”,鼻尖上不小心沾了点亮晶晶的桂花蜜,“爷爷说今天要做‘兔子月饼’,是爸爸去年教他的!”
厨房里传来陆沉舟揉面的声音,带着一丝熟悉的节奏。他系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围裙——那是陆野以前最爱系的,袖口还沾着几点干硬的面粉,像初冬清晨的薄霜。“小宝来得正好!”陆沉舟抬头,笑容和蔼,“你爸爸去年这个时候,就在厨房忙活着,说要给你做个‘兔子形状的月饼’,结果面剂子按扁了,兔子耳朵却怎么也捏不像,最后干脆变成了圆滚滚的小月亮。”
暖宝一听,立刻蹬掉小鞋子,光着脚丫跑到陆沉舟身边,小手扒着料理台的边缘,探头看着案板上的面团:“爷爷,我也想捏兔子月饼!爸爸说我能行的!”
“当然行。”陆沉舟拿起一小块面团,在掌心搓成圆滚滚的球,“你爸爸说过,揉面要像哄小娃娃睡觉那样,轻轻的,柔柔的。”他将面团递给暖宝,“来,像这样,把面团在两手心搓揉……”
叶知秋端着一碗刚剥好的莲蓉馅料走过来,瞥见暖宝手里的面团,忍不住打趣:“我们小宝这面团,怎么看起来像个小元宵?”
“妈妈!”暖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脸蛋红扑扑的,“爷爷说要把面按扁,我、我还不太会呢。”
陆沉舟放下手里的活计,温柔地握住暖宝的小手,引导着他:“来,我们先把面团轻轻按扁,就像这样……对,然后用擀面杖慢慢擀开,要擀得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他的指腹不经意间擦过暖宝的手背,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是去年陆野教他捏橡皮泥时,不小心被塑料小刀划破的。当时陆野心疼得眼圈都红了,一边给他涂碘伏,一边用带着歉意的语气说:“都怪爸爸,没把小刀收好,下次一定给你找个最安全的。”
暖宝似懂非懂地歪着小脑袋,突然指着擀面杖上的一个小缺口,大声说:“爷爷,这个缺口和爸爸的那个一样!”
陆沉舟的动作微微一顿。那确实是陆野常用的擀面杖,去年冬天做红豆饼时,他一不留神,擀面杖的边缘磕在了桌角,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豁口。当时他还笑着说:“这下好了,以后咱们家的饼,都有独一无二的标记了。”
“对。”叶知秋接过擀面杖,指尖轻轻拂过那个小缺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怀念,“你爸爸还说,等小宝长大一点,要教你做‘缺口饼’,说这样吃起来更有‘家的味道’。”
暖宝拿起一块红豆沙馅,小心翼翼地包进擀好的面皮里,小肉手笨拙地捏着,生怕里面的甜蜜溜走。他的小拇指不小心沾上了一点馅料,便伸出舌头舔了舔,眼睛立刻弯成了两道可爱的小月牙:“嗯!甜的!和爸爸做的一样甜!”
陆沉舟把包好的月饼生胚放入烤箱,温暖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暖宝趴在烤箱门上,小鼻子几乎要贴在玻璃上,看着里面的月饼慢慢变得金黄蓬松:“爷爷,爸爸说月饼要烤够‘三把火’,第一把火是给月亮预热,第二把火是让它变得更圆,第三把火……第三把火是让它变得超级超级香!”
“没错。”叶知秋笑着摸摸他的头,“等会儿烤好了,我们把最大最圆的那块,放在阳台上,给月亮上的玉兔尝尝。”
“玉兔会不会也觉得我们家的月饼最好吃呀?”暖宝仰起小脸问。
“会的。”陆沉舟从碗柜顶层拿下一个用红布细心包裹着的小物件,打开来,是一套小巧精致的兔儿灯模具,木质的表面上还残留着几缕未干的红色油漆,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刻着“小宝专属”四个字。“这是你爸爸去年逛庙会时特意给你挑的。他说,等你会走路了,就教你扎兔儿灯,要扎得比街上的卖的还漂亮。”
暖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缀满了无数颗小星星。他接过模具,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上面凹凸不平的花纹:“爷爷,我记得爸爸说过,兔儿灯要点上蜡烛,这样兔子的眼睛才会亮晶晶的,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对。”叶知秋从抽屉里找出一小截红色的蜡烛,小心地放进兔儿灯的底座里,“你爸爸还说,等月亮升到最高的时候,我们提着兔儿灯去院子里散步,路灯会变成一条银色的小河,而我们的兔儿灯,就是河里最调皮的小鱼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