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汉月》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新秀绘未来
四月的阿勒泰,草原上的积雪渐渐消融,后山的桦树冒出嫩绿色的新芽。联合工坊的毡房外,挂着一排排刚完成的 “全球新秀款” 滑雪板 —— 中国学生李萌设计的 “长城极光雪鹰板”、瑞典男孩奥利弗的 “驯鹿雪橇雪鹰板”、肯尼亚女孩小玛莎的 “草原彩虹极光板”,每一块板上都刻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符号,却都缀着那只跨越了五大洲的雪鹰。
“全球非遗新秀奖” 颁奖典礼当天,国际手艺交流中心挤满了人。托合提、古丽奶奶、小林坐在评委席上,皮埃尔、艾拉、玛莎则通过全息投影设备远程参与。当李萌从托合提手中接过金奖证书时,她激动地说:“没想到我画的长城和极光,真的能变成滑雪板!以后我要设计更多融合不同文化的作品,让更多人喜欢非遗手艺。”
颁奖典礼结束后,瑞典匠人艾拉带着两名驯鹿皮工艺师傅如约抵达阿勒泰,开启 “极地手艺共生计划” 的首次线下共创。在联合工坊的工作台上,艾拉教哈萨克匠人们如何处理驯鹿皮:“驯鹿皮比马皮更厚,适合做滑雪板的边缘防护,你们试试用松针汁泡三天,再涂一层羊油膏,能让它更柔韧。”
古丽奶奶则带着艾拉体验阿勒泰的传统鞣皮工艺,两人蹲在灶台边,一起煮松针汁、揉马皮。“你们的松针鞣皮法太神奇了,” 艾拉摸着鞣好的马皮,忍不住赞叹,“把驯鹿皮和马皮结合,做出来的滑雪板既能防雪又耐磨,肯定受欢迎。”
经过半个月的协作,他们终于完成了首款 “驯鹿马皮共生板”—— 板身用阿勒泰桦木,边缘镶着驯鹿皮,板心刻着雪鹰与极光的融合纹样,支架则用湖南竹丝编出长城轮廓。当艾拉把这块板寄给瑞典北极光博物馆时,馆长特意回信说:“这是跨越北极与草原的杰作,我们要把它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让更多人看到非遗协作的力量。”
五月,非遗数字档案馆迎来了首个 “用户线下联动日”。来自中国、法国、瑞典、肯尼亚的 20 名数字档案馆用户,专程来到阿勒泰联合工坊,亲手制作自己在 “虚拟手艺工坊” 里设计的滑雪板。法国女孩露西拿着自己设计的 “铁塔雪鹰板” 图纸,跟着斯兰别克学习刻花纹:“在虚拟工坊里画的时候,我总担心刻不好,没想到亲手刻出来这么有成就感!”
联动日的最后一天,用户们合作完成了一块 “全球用户共生板”。板身上,每个人都刻下了自己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或自然景观 ——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瑞典的极光、肯尼亚的长颈鹿、中国的长城,最后用竹丝把这些图案串联起来,拼成一只巨大的雪鹰。“这只雪鹰,是我们所有人一起画的,” 露西说,“以后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们在阿勒泰一起做手艺的日子。”
六月,“雪竹共生” 系列产品在全球最大的文创展会 —— 德国法兰克福文创展上亮相。展会期间,联合工坊接到了来自 12 各国家的订单,其中瑞典北极光博物馆一次性订了 50 块 “驯鹿马皮共生板”,用于极地非遗体验项目;法国木刻协会则希望与联合工坊合作,开发 “木刻雪鹰竹丝挂饰”,在欧洲市场推广。
托合提站在展会现场,看着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围着 “全球用户共生板” 拍照,忽然想起爷爷传给他的那把老凿子。他从桦木工具盒里拿出老凿子,轻轻放在展板上,旁边摆着艾拉送的驯鹿皮雪鹰挂饰、小玛莎的珠子地图、露西的画。“这把凿子,见证了咱们的手艺从阿勒泰的雪地里,走到了全球的展台上,” 托合提对着围观的观众说,“它告诉我们,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能和现代生活对话的新朋友。”
七月,阿勒泰草原迎来了最美的季节。联合工坊的毡房里,古丽奶奶正带着一群年轻匠人鞣制马皮,艾拉的驯鹿皮工艺师傅在教大家处理驯鹿皮,小林则在和瑞典的设计师视频,讨论新款 “极光竹丝手包” 的设计。斯兰别克带着李萌、奥利弗、小玛莎在后山挑桦木,孩子们的笑声在草原上回荡。
托合提坐在交流中心的屋顶上,手里拿着那块 “全球用户共生板” 的照片,望着远处的雪山。他打开桦木工具盒,里面又多了几样新东西 ——“全球非遗新秀奖” 的金奖证书复印件、“驯鹿马皮共生板” 的设计图、“全球用户共生板” 的照片。这个越来越厚重的 “传承日记”,记录着一门老手艺的新生,也记录着不同文明的相遇与共生。
他知道,传承的路还很长。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拿起刻刀、编织竹丝、鞣制马皮;会有更多跨地域的手艺融合;会有更多人知道,那只从阿勒泰雪地里飞出来的雪鹰,早已成为连接全球文明的使者。
夕阳下,托合提把桦木工具盒抱在怀里,朝着联合工坊的方向走去。毡房里的灯光渐渐亮起,映着匠人们忙碌的身影,也映着那只刻在滑雪板上的雪鹰。雪鹰的翅膀,正带着老手艺的温度,带着不同文明的情谊,飞向更遥远的未来,飞向更广阔的世界。而那份跨越国界的传承,也将像阿勒泰的草原一样,永远生机盎然,永远充满希望。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胡尘汉月,乱世歌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