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二月初二的晨光刚漫过常青花园工地的塔吊,罗明就被一阵脆响惊醒——是安全组老周在工地大门旁放鞭炮,红炮仗屑落在结着薄霜的泥地上,像撒了把碎红玛瑙。
他揉了揉眼睛,披上天蓝色工装外套走到板房门口,冷风裹着硝烟味扑过来,却没让人觉得冷——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往班组走,钢筋班的老李扛着磨出包浆的绑扎钩,木工班的师傅推着装满模板的手推车,连刚入职的年轻工人都裹着厚棉袄,脸上带着节后返工的劲,嘴里还哼着老家的小调,整个工地透着股“龙抬头”的喜气。
食堂的铝制窗口飘着馒头和小米粥的香气,罗明刚端起碗,赵明辉就攥着份卷边的《进度调整表》跑过来,纸页上还沾着早饭的粥渍:“罗总,37号楼的钢筋绑扎比计划快了两天!木工班的老王刚才找我,问能不能提前进场支模板,说早干完早省心。”
罗明接过表,指尖划过“38号楼模板支护”那栏的进度条,指甲在“计划开工日期:2月 10日”上顿了顿:“可以提前,但得守两条规矩:第一,必须等 37号楼钢筋验收合格,监理签字确认了再动——去年城东项目就是抢进度,钢筋没验收就支模板,最后发现间距超标,返工花了五万多,这个亏不能吃;第二,下午让王工组织现场教学,把 37号楼的绑扎规范教给 38号楼的工人,尤其是箍筋间距和锚固长度,必须统一标准,不能各干各的。”
“放心!我这就去跟王工和木工班说!”赵明辉把表叠好揣进工装口袋,转身时差点撞翻旁边的粥桶,引得食堂大师傅笑着喊:“慢着点!粥还热着呢!”
上午十点,王工顶着一头汗冲进罗明的板房,手里举着份盖着监理公章的验收报告,纸页被风吹得哗哗响:“罗总!过了!监理刚才签的字,评语是‘绑扎规范、间距均匀、锚固达标’,你看这数据——钢筋间距偏差最大才 1.8毫米,比规范要求的 2毫米还严!”
罗明接过报告,指尖拂过监理那笔遒劲的签字,又翻到附页的检测数据单,每一项都用红笔打了勾。他从抽屉里拿出钢笔,在“项目经理签字”栏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停顿了两秒,确认没有遗漏后才落墨:“让老赵通知木工班下午两点进场,进场前先核对模板尺寸——尤其是 37号楼三层的梁柱节点,图纸上标了‘异形截面’,别按老经验来,必须拿着卷尺逐点量,有偏差的模板直接退回,不能将就。”
“明白!我这就去办!”王工揣起报告,脚步轻快地跑了出去,板房的门被风带得“吱呀”响。罗明顺手整理好验收报告,按“项目编号-日期-验收结果”的顺序归入档案盒,又在《项目进度台账》上标注“37号楼钢筋验收合格,2月 6日”,确保后续审计能追溯。
下午两点,37号楼的空地上挤满了人。38号楼的工人围着老李,听他讲钢筋绑扎的要点。老李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根磨亮的绑扎钩,绕着主筋演示:“你们看,这钩必须拧三圈!少一圈都不行!去年恒信水泥那事你们知道吧?就是有人偷工减料,箍筋只拧两圈,最后墙体开裂,返工花了几万块,还耽误了工期!”
一个年轻工人挠着头问:“李师傅,拧三圈会不会太慢?咱们要是赶不上进度怎么办?”
“慢工出细活!”老李把绑扎钩往地上一磕,“进度能赶,质量不能丢!罗总说了,咱们是国企的工地,干的是民生房,将来住的是老百姓,不能砸了华建的牌子!”
罗明站在人群外,看着老李边演示边讲解,王工在旁边拿着图纸补充技术参数——“主筋间距 200毫米,误差不能超 5毫米”“锚固长度要够 30倍钢筋直径”,年轻工人听得认真,偶尔还拿笔记下来。他满意地点点头,国企的项目管理,靠的就是这种“传帮带”,把老工人的好经验、公司的严标准一代代传下去,才能少走弯路,干出靠谱的活。
傍晚五点,刘志军抱着本厚厚的《纪律大会签到表》走进板房,表上的字迹密密麻麻,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请假记录:“罗总,今天的安全课实到 126人,请假 3人——张建军是老家母亲生病,李大海是孩子满月,王小龙是家里盖房,都跟他们说好了,下周补课时让他们提前来,我单独给他们讲重点,尤其是电焊作业的防火规范,不能漏学。”
罗明接过表,指尖在“李志远”的名字上停了停——那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很用力。“志远最近表现怎么样?材料库的台账没出过错吧?”
“进步大着呢!”刘志军笑着说,“老郑昨天跟我聊,说志远盘点瓷砖时,连边角料的数量都记得清清楚楚,台账写得工工整整,就是话少,跟工友吃饭时总坐在角落,不太敢说话。”
罗明想起去年腊月李志远被敲诈时的慌张模样,如今能踏实管材料,也算有了不小的转变:“下周让他参加联防点值班,跟老赵和民警一起登记晚归工人,多跟人打交道,慢慢就开朗了。年轻人难免犯错,改了就好,咱们得给机会让他成长。”
“好!我明天就跟老赵和志远说!”刘志军把表收好,又从口袋里掏出张安全巡查记录,“这是今天的宿舍区巡查结果,之前发现的电线老化问题都整改了,还新增了两个灭火器,放在材料库门口,你看看。”
晚饭前,罗明去材料库检查。老郑正戴着老花镜,趴在桌上核对瓷砖台账,李志远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本笔记本,时不时指着台账上的型号问:“郑师傅,‘C306’和‘C308’都是厨房用砖,怎么区分啊?我总记混。”
“别急,我教你个办法。”老郑拿起一块瓷砖,指着背面的暗纹,“你看,‘C306’的背面有三条暗纹,‘C308’只有两条,按暗纹记,比记数字容易。”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