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不及细想,抄起根木棍冲出去。他自幼跟着镇上学过几年拳脚,此刻情急拼命,竟也打翻一个黑衣人。那公子精神大振,剑光暴涨,又刺倒一人。剩下那个见势不妙,吹响哨子,顿时四面八方亮起火把。
三人慌不择路,逃进座废弃宅院。公子这才道谢:在下姓赵名瑜,在禁军当差。又盯着玉娘看了半晌,忽然取出半块玉佩:姑娘可认得此物?玉娘惊呼一声,也掏出香囊里的半块玉佩,两相合一,严丝合缝!
原来赵瑜才是真皇子,当年德妃心腹宫女用计将两个孩子调包,真皇子被侍卫长收养。那香囊本是德妃遗物,装着能证明身份的夜明珠和密信。日前庞太师得知香囊现世,便派人追杀。
正说话间,追兵已至。突然墙头落下张巨网,将官兵尽数罩住。日间那老道站在屋顶笑道:贫道这张天罗地网可还使得?又肃然道:你三人速往白云观避祸,观主是德妃旧识。
这白云观藏在深山老林,观主是个瞎眼道姑,听得玉娘声音,颤声道:可是小主子来了?取出个铁匣,里面竟是德妃血书,揭露庞太师在安胎药中下毒的罪行。
谁知当夜观中突起大火,庞太师之子庞煜带兵围山。混乱中,陈实为护玉娘中了毒箭,赵瑜被生擒,只有玉娘在观主相助下侥幸逃脱。
却说陈实醒来时,身在间竹舍中,个采药女正在煎药。见他醒了,笑道:你命真大,箭上有孔雀胆,若非遇到我师父,十条命也没了。原来那老道竟是江湖闻名的妙手神医薛真子。
养伤期间,陈实才知赵瑜被关在庞府地牢。这日薛真子带回个惊人消息:仁宗皇帝昨夜梦到德妃泣血,已下旨重查旧案。陈实闻言,当即要下山救人。
玉娘却道:庞府守卫森严,不如智取。她女扮男装,假称太医后人,到庞府献长生方。那庞太师最信炼丹之术,果然召见。玉娘在丹房里瞧见个紫檀匣子,与记忆中装血书的匣子一般无二!
当夜三更,陈实与薛真子潜入庞府。薛真子用迷香放倒守卫,二人在地牢找到赵瑜。正要离开,却听密室传来庞太师父子的谈话:
当年那件事手脚干净否?
父亲放心,知情人都灭口了。只是那香囊...
香囊定要找到!听说仁宗这几日总往冷宫去...
陈实心中一动,示意薛真子先救赵瑜出去,自己潜往冷宫。果然在德妃旧榻下找到本日记,记载着庞太师与当今太后合谋的罪证!
次日朝会,仁宗正为梦境烦忧,忽听登闻鼓响。陈实手捧血书、日记上殿,赵瑜亦现身作证。庞太师还要狡辩,八王爷忽然上殿,呈上香囊中的绢帛:此乃先帝密旨,命朕保全德妃母子!
原来这八王爷早年与德妃有旧情,十八年来一直在暗中查访。那薛真子本是他府中门客,那卖炊饼的老汉、采药女等,都是他安排的护卫。
真相大白,庞太师父子问斩,太后被打入冷宫。仁宗与赵瑜兄弟相认,要封陈实为官。陈实却辞而不受,只要回乡继续做他的小本生意。
最奇的是玉娘。她本是宫女之女,却与赵瑜在患难中生出情意。大婚那日,陈实送去对鸳鸯香囊,笑道:这回可要收好了。新娘子抿嘴一笑,从袖中取出个荷包:这是我亲手绣的,望君早日觅得良缘。
三年后,陈实的竹器铺子开遍汴京,这日有个婉约女子来订做妆匣,竟是当年那个采药女。窗外春光正好,一对蝴蝶落在新编的竹帘上。
这正是:一囊香饵钓风云,十八年冤海样深。莫道民间无义士,红尘自有真情在。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风故事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