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凝固的墨块,将整个家属区笼罩在深沉的静谧之中。最后一盏灯火在远处熄灭,唯有清冷的月辉执着地穿透窗棂,在水泥地面上切割出几道苍白的几何光影。
隔壁房间传来陆景渊沉稳均匀的呼吸声,富有节律地透过未完全闭合的门缝,编织成一张无形的、令人安心的声网。苏星澜平躺在铺着洁净棉布床单的硬板床上,双眸在黑暗中清明如星。属于星际战士与机械师的本能,在确认环境安全系数达标后,自动启动了【深度环境态势感知与数据整合协议】。
她的精神力,如同一个无声无息全面展开的多频谱侦察矩阵,开始以极高的效率分类、解析、归档近日来捕获的所有数据碎片。这些碎片在她高度发达的意识海中碰撞、重组,逐渐勾勒出这个陌生时空的清晰轮廓。
【社交关系网络分析 - 初步报告】
目标个体:王娟。
行为模式: 高活跃度信息中转节点,通过情感共鸣与非核心情报交换,在特定微观社会结构中构建影响力。
风险评估: 低(当前威胁仅限于非恶意流言传播层级)。
应对策略: 维持表层友好互动,严格限制关键个人信息向其数据流的输入。
目标个体:林悦儿。
行为模式: 明确标识的潜在敌对单位。行为驱动力源于原始的领地意识与优质配偶(陆景渊)资源争夺本能。
风险评估: 低至中(当前已观测手段判定为非物理性、低杀伤力的心理威慑与社交孤立尝试)。备注:该目标情绪稳定性较差,行为逻辑存在非理性跳跃。
应对策略: 持续监控其行为数据,主体执行“无视”协议。警告:过度漠视可能成为其行为升级的催化剂,需准备相应反制预案。
观察群体:周边未成年个体。
行为模式: 好奇心驱动下的试探性接触。
策略建议: 塑造并维持“无害化”、“低互动性”外部形象,避免因非常规行为引发群体性聚焦关注。
【物理环境与科技水平评估 - 更新日志】
当前所处建筑结构强度、区域路径节点已完成三维建模并录入导航数据库。
宏观能量利用效率评估:< 0.1%(极低)。信息传输技术层级判定:原始电磁波应用阶段(延迟高,易受干扰,保密性差)。
综合结论: 初级文明形态。个体生存基础需求(空气、水、食物、基础庇护)可得到满足,但文明整体发展潜力受限于能源与信息瓶颈。
【社会规则与交互协议解析 - 学习笔记】
“户口”制度:为核心身份标识与社会资源分配准入系统。缺乏此凭证将导致个体在社会机器中运行权限严重受限。
货币-票证复合体系:一种原始但在此环境下有效的资源分配与交换模式,需熟练掌握其兑换比率与应用场景。
公共秩序维护:高度依赖个体内在道德约束与非强制性、群体性舆论监督,缺乏高效统一的执法仲裁机制。
语言交互系统:存在大量隐含语境、情感修饰与非逻辑性表达,构成高效沟通的主要屏障。需持续进行数据采样与模式学习,以无限逼近本地个体的交互仿真度。
所有的数据流在此刻于她的意识核心交汇、激荡,最终凝练成一个冰冷的结论。这个处于二十世纪七十时间节点的蓝星,其微观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内耗程度,远超一个处于同等科技水平星球的理论模型。它不似星际联邦,规则明确,边界清晰,效率至上。这里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由模糊人情、世故经验和不可言传的潜规则构成的浓雾之中, navigating(航行)于此所需的精力,甚至超过了应对某些低烈度的星际冲突。
然而,当所有冗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量数据流,在溯源算法的驱动下,最终共同指向那个唯一的、恒定的核心参数时,整个混沌的系统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绝对的秩序。
——核心稳定参数:陆景渊。
是他,在她能量读数濒临归零、深陷未知蛮荒星域时,如同一个不可能的概率奇迹,精准出现在她的轨迹上,提供了最初的、也是决定性的生命庇护。
是他,在她因强制休眠协议而处于最脆弱状态时,以不容置疑的姿态,为她构筑了物理与心理的双重防御壁垒,有效屏蔽了外界的探究与潜在恶意。
是他,以一种超乎寻常的耐心,将这个陌生世界的底层运行代码——从最基本的能量摄入(食物)方式,到复杂的符号识别系统(文字)——逐一编译,输入她空白的认知数据库。
他的情绪波动曲线平缓,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地土着居民中属于顶尖水平,并且,他向她持续释放的“善意”与“保护”信号,强度稳定,未曾衰减。
一幅来自前世记忆的碎片突兀地闪回:冰冷的、弥漫着金属与消毒剂气味的战舰休息舱,观察窗外是因超光速跃迁而扭曲拉长的、陌生的星云流光。数以万计的星球坐标存储在导航仪中,却没有一个能被标记为“归途”。永恒的漂泊与警戒,是烙印在每一个星际战士核心程序深处的宿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