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托道:“八哥,十四叔的计划可行。但需派兵力监视山海关动向,防止祖大寿主动出击。豪格侄儿率敖汉、奈曼两旗驻守蒙古南部,可令他加强对山海关的监视,若有异常,即刻禀报。”
皇太极沉吟片刻,对庄妃派来的亲信道:“你回后宫告诉庄妃,朕准多尔衮暂缓袭明的奏请,但需令豪格加强监视;同时令希福继续收集多尔衮与蒙古贵族的往来证据,不可放松警惕。”
“奴才遵令!”亲信躬身领命。
皇太极对众人道:“传朕旨意——
一、暂缓春季袭明,令多尔衮负责整顿蒙古八旗与汉军旗,加强训练;
二、令豪格率敖汉、奈曼两旗进驻蒙古草原南部,严密监视山海关动向,不得让明军北上;
三、令济尔哈朗返回盛京,协助朕处理朝政;
四、令希福、觉善继续收集多尔衮的动向,定期禀报。”
“臣等遵令!”众人躬身领命。
四月初七日辰时,睿亲王府内,多尔衮与范文程、刚林、多铎商议后续计划。范文程道:“王爷,皇太极虽暂缓袭明,却令豪格监视山海关,又令希福继续监视我们,可见猜忌仍未消除。下一步,我们需加快汉军旗训练,同时拉拢蒙古贵族,巩固察哈尔三旗的掌控。”
“没错。”多尔衮道,“刚林,你联络鲍承先、张存仁,令他们将汉军旗从两旗扩编为四旗,不向朝廷报备,暗中训练;多铎,你率镶白旗前往蒙古草原,协助额哲、苏布地清理草原哨探,确保我们的情报网畅通;范文程,你起草奏报,向陛下请求‘赏赐蒙古贵族牧场’,进一步绑定他们与我们的利益。”
“属下遵令!”三人躬身领命。
此时,阿巴亥太妃派来的亲信送来密信:“太妃得知暂缓袭明,甚是支持;她已在宫中向陛下提及‘多尔衮整顿蒙古八旗有功,需予以嘉奖’,试图为王爷争取更多权力;另外,庄妃建议皇太极‘令汉军旗归豪格节制’,需提前做好应对。”
多尔衮看完密信,冷笑:“庄妃倒是处处针对汉军旗。刚林,你即刻联络宁完我、马光远等汉臣,让他们在朝堂中奏请‘汉军旗需由睿亲王节制,因其熟悉降兵习性’,同时令鲍承先、张存仁率汉臣联名上疏,施压朝廷。”
“属下遵令!”刚林躬身领命。
四月初十日辰时,山海关总兵府内,祖大寿收到哨探的禀报:“将军,豪格率敖汉、奈曼两旗进驻蒙古草原南部,距山海关仅一百五十里,似在监视我们的动向。”
祖大寿皱眉:“豪格刚接管两旗,便敢来监视,定是皇太极的授意。吴三桂,你率两千关宁铁骑前往山海关北部巡逻,若遇清军哨探,不必交战,只需驱赶即可,避免激化矛盾。”
“末将遵令!”吴三桂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吴襄道:“将军,崇祯帝派来的锦衣卫仍在监视我们,需小心行事。近日粮饷已陆续抵达,我们可加快训练,尽快形成战力。”
“嗯。”祖大寿道,“令刘天禄、周元勋负责训练新兵,三个月内务必让两万五千兵力形成协同作战能力;赵率教、何可纲那边,也要定期联络,确保宁远、锦州的防务无虞。”
此时,李若琏走进来,道:“祖将军,陛下令属下向您传达旨意,若清军有异动,需即刻向京师奏报,不得延误。”
“属下遵旨!”祖大寿躬身领命,心中却暗忖——崇祯的猜忌如影随形,若不能在下次清军来袭时立功,恐难保住性命与兵权。
四月十二日辰时,蒙古草原南部的清军大营内,豪格正与穆尔祜、伊图商议监视策略。穆尔祜道:“王爷,山海关的明军近期活动频繁,吴三桂率骑兵在北部巡逻,似在防备我们。”
豪格道:“我们只需监视,不必主动出击。八哥令我们在此,是为了牵制祖大寿,防止他北上;若我们与明军交战,反而会给多尔衮可乘之机,让他借‘平定明军’之名掌控更多兵权。”
伊图道:“王爷英明。我们可派少量哨探侦查山海关动向,定期向陛下与睿亲王奏报,既完成监视任务,又不得罪多尔衮。”
豪格点头:“就按你说的办。另外,派人联络班第、衮楚克,令他们加强对蒙古部落的掌控,防止他们暗中与多尔衮往来。”
同日未时,睿亲王府内,多尔衮收到豪格的奏报“已按令监视山海关,明军无北上动向”,对范文程道:“豪格倒是学聪明了,知道不与我们正面冲突。这样也好,双方暂时对峙,我们可趁机巩固势力。”
范文程道:“王爷,汉军旗扩编已完成,鲍承先、张存仁已将四旗兵力训练得初具战力;蒙古贵族那边,奥巴、额哲、苏布地已明确表示支持您,班第、衮楚克虽归豪格节制,却仍暗中向您禀报动向。”
“很好。”多尔衮道,“刚林,你向陛下奏报‘汉军旗训练成果显着,请求陛下检阅’,借机向八哥展示我们的实力;多铎,你从蒙古草原返回盛京,准备协助我迎接陛下的检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