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
战争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不是说因为许粟的201师和鬼子的阻击部队胶灼在一起,没有办法北上。横山勇进攻石牌的部队就可以不受影响,可以无忧无虑地去攻打石牌要塞了。
在战场上,部队不是一个可以自由行动象棋子,而更像一个流星锤的锤头。
他们始终要受制于漫长的后勤线的困扰。
横山勇的第11军后勤线有且只有一条,它需要从武汉出发沿着长江水道逆流而上,穿过广袤的平原,跨过数条湍急的河流,然后一头扎进长江三峡中的险峻山地中,最后才能到达日军第11军的前线。
很多人都低估了四川周围山地的险峻。
在火车没有开通之前,进入四川的道路可以走到让人绝望。
不要说,有人抵抗了。
就是没有人守卫,鬼子在漫长的爬山活动中,军中都有人不时自杀。
让你一天到晚光吃番薯,神经高度紧张地爬上十天山,你也想自杀。
历史上,有着充足后勤供应,第11军进攻石牌都如此艰难,更不要说现在还有许粟在后方猛攻了。
和许粟战斗的鬼子已经统一编组入独立混成第17旅团,建立了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
这6000多鬼子,光是吃的番薯,都要占据大量运输力量,更不要说和201师战斗中急速消耗的弹药了。
许粟的部队配备了众多的平射炮和火箭筒,经过许粟的教导,201师的官兵特别喜欢用这些武器拔除鬼子的机枪火力点。
在如东镇到永镇村的几十场穿插与反穿插,攻坚和防守战斗中,许粟的炮兵一直吊在鬼子的机枪射程之外,精准点射着这些往日里需要数十条人命才能拿下来的火力点。
而鬼子对这种直射火力却根本没有办法应对,但是没有机枪火力,步兵是守不住阵地的。
为此鬼子也尝试了很多方法。
不过,他们的武器配备本来就有问题。
要是用掷弹筒,许粟的迫击炮在等着他们呢,几轮迫击炮弹下来,鬼子那些金贵的掷弹筒兵就算完了。
要是直接使用步兵炮进行反击,许粟还有一个山炮团在等着他们呢。
许粟部队配备的M1A1型75毫米榴弹炮只有576公斤重,而且许粟之所以把一个炮营扩建为一个炮团,就是大大加强了他们的运输能力。
他们一旦知道自己被鬼子炮兵发现,五分钟内就能跑路了。
而鬼子发现许粟的炮兵,却需要十来分钟才能离开自己阵地。
就是凭借着优良的机动性和较长的射程,许粟的炮兵虽然只是新兵,却和鬼子调上来的老炮兵打的有来有回。
既然没有可以克制的武器,在应对平射炮的方法摸索出来之前,鬼子面对这些平射火力只有一个办法,集中火力掩护步兵发起冲锋,赶跑许粟的炮兵。
这样一来,鬼子消耗的弹药便与日俱增。
鬼子阻击部队占用的后勤运输能力多了,分给横山勇的就少了。
横山勇的部队因为后勤断绝,根本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差点突破石牌防线。
他的部队被十八军堵在了石牌要塞前,元气恢复过来的第10 集团军协同江防军其他部队,大力向着横山勇背后穿插。
而他因为把主要侦察力量放在了许粟的进攻方向,根本没有发现这一点。
事实上,如果横山勇再不撤退,他就要回不来了。
当高品彪求救电报发过来的时候,横山勇已经陷入国军六个军的包围中了。
不同于历史上,国军追击的缓慢。
这次,光头看着201师的战绩嫉妒的眼睛都红了。他的手令已经下到中央军的各个团长手里。
要是他们再保存实力,畏缩不前,光头可真的要杀人了。
国军部队在得了老头子的令后不敢怠慢,各军奋力攻击前进,把鬼子的第3、13、39师团压迫在了长江江岸。
此时,横山勇还等待着高品彪的救援呢。
高品彪已经来不了了,许粟已经下了血本,在永镇村和他的主力打成了一片。
战斗的中心,就在永镇村村中。
201师的炮兵已经把鬼子在村庄外围的工事和地雷排除干净,他们的炮火已经开始向村庄中延伸。
三团的步兵们小心翼翼地追着炮火,靠近了村庄边缘的房间。
“哒哒哒。”
突然,一个隐藏在废墟中的机枪火力吐出火舌,几名走在前面的国军士兵一声不吭的倒下了。
“火力压制。”
跟随部队前行的连长陈帝江大喊着。
三挺随军前行的捷克式轻机枪立刻架了起来。
交叉的机枪火力立刻把暴露的鬼子机枪所在的位置打的尘土飞扬,步兵趁机向着四周散开。
陈帝江根本不敢起身,他指挥着通讯兵趴在地上用旗语向后方呼叫着炮火支援。
三团的战防炮连长待在交火线一千米后,他举着望远镜盯着前线,一旁的参谋正在地图上紧急标定着方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