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防炮连长在确定方位没有错误后,开始将目标逐个下放到隐蔽在各处的战防炮小组。
“一个小组打一个目标,只打三发炮弹,打完就转移。”
陈帝江看着前方隐藏在村落废墟中的鬼子火力点,那里被炮弹炸起一大片烟尘,鬼子机枪火力点一下子哑火了。
“重机枪,压制射击。火箭筒把那几栋房子炸了。”
密集的机枪火力把小小的村庄仅有的几条街道覆盖了,鬼子的地面运兵通道顿时被堵得严严实实的。
火箭筒兵立刻前出,把几栋幸存下来的完整房屋轰塌了,防止步兵被鬼子伏击。
随着重火力逐渐向村庄内部延伸,陈帝江指挥着步兵开始爆破两侧的屋墙,向着村内推进。
鬼子们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早已将部队分散开来,藏匿在村庄的各个角落。这些狡猾的敌人还巧妙地利用了之前修筑好的屯兵点作为掩护,让自己的行踪变得难以捉摸。
陈帝江率领着他的连队,如履薄冰般地在这片被炸毁的废墟中缓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敌人的攻击。
在这片荒芜的村落里,原本宁静的街道如今已变得面目全非,房屋倒塌、瓦砾遍地。国军士兵们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阵激烈的枪声就会突然响起。
几个面目狰狞的鬼子如同饿狼一般,伴随着短促而激烈的机枪火力,如旋风般冲入了陈帝江费尽心思组织起来的步兵战线中。
这些鬼子动作迅猛,他们在冲锋枪手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之前,突然从掩体后面跳了出来。他们手中紧握着寒光闪闪的刺刀,每一步都充满了杀意。
眨眼间,鬼子们便冲到了阵型中靠外的国军士兵的面前,他们的刺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直直地刺向被自己围住的国军士兵。
只听得一阵惨呼声响起,被刺中的士兵们纷纷倒地,鲜血四溅。鬼子们的刺杀动作干净利落,毫不留情,仿佛他们手中的刺刀已经成为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为了减少伤亡,陈帝江带着先头连走的极其缓慢,只要看见疑似可以藏人的地方就是一通手榴弹招呼。
要不是后方的运输兵冒着鬼子冷枪源源不断地前送弹药,先头连打上三百米就要弹药耗尽了。
“前面有鬼子地堡。”
手臂缠着绷带的士兵低着腰跑过来向陈帝江汇报
“鬼子地堡贴着地面,几个子母碉堡互相掩护,直射火力根本打不到。”
陈帝江一惊,赶紧到一线查看。
村庄中央,几座由原先的地主大院改造而来的,可以互相掩护的碉堡前,国军士兵的尸体躺了一地。
碉堡周围,火箭筒和战防炮打下的炸点还在,但是因为角度问题,根本伤不到鬼子地堡。
“让60炮上来,照着地堡方向打,先把烟尘扬起来。”
陈帝江又把配属给自己的重机枪班叫了过来:“对着地堡口打,把鬼子的火力压制住。”
“爆破队准备,用炸药包把狗日的地堡给老子炸了。”
地堡的火力射界都是固定好了的,他们的机枪火力都是贴着地面打。
虽然被烟尘和重机枪子弹连续干扰,鬼子已经看不见外面的情况了,但这也让他们知道,国军开始进攻了。
鬼子的重机枪先是把跳出战线地爆破队士兵脚腕打断,士兵受伤倒地后,紧随而来的子弹就将他们撕成了碎片。
连续倒下了一个排后,才把足够的炸药送了上去。
伴随着几声巨响,永镇村中最坚固的防线被打穿了。
但是,进攻战斗最困难的不是突破敌人一线的防御工事,而是要顶住防御部队的预备队反扑。
鬼子的几千兵力不是像摊大饼一样,全部均匀地放在一线,而是分成了三个梯队,做好了纵深配置。
三团刚刚突进了八百米,把永镇村村庄拿了下来,鬼子第二梯队的反扑就来了。
小小一座村庄,反复易手了三次,终于掌握在了201师的手中。
短短一千米,已经被双方士兵的尸体铺满了。
村外的田地中,灌溉的水流先是被战火烤干了,又被双方士兵的血水浇灌了一遍。血水又被战火烤干,最后,田地被士兵的血肉铺满了,激烈交换的炮弹又把田地完整犁了一遍。
这里的土地来年一定很肥沃。
随着永镇村的战事主动权渐渐掌握在201师的手里,高品彪终于撑不住了。
他在等不来援兵的情况下,只能指挥着仅剩3000多人的独立混成第17旅团开始敌前撤退。
此时,201师的补充团和两个民夫团已经全部补充进一线战斗部队了,一部分师部人员也已经下发了。
全师只剩下一万多人了,伤亡惨重,实在无力追击了。
但是,已经打到鬼子独立混成第17旅团两翼的国军三个军也不是死人,他们不能像许粟一样打激烈的攻坚战,追击鬼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