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军官们被许粟委以重任,分散到各个部队中去掌握实际的兵力。他们以自己的威望和能力,赢得了基层官兵们的信任和尊重。在战场上,他们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忠诚且优秀的军官,许粟的部队才得以在一次次惨烈的战斗中保持团结和战斗力。他们不仅是许粟的得力助手,更是基层官兵们的精神支柱和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操作是绝对不能倒过来的。
国军是兵为将有的部队,许粟的部队也是一样的。他只是用稳定的物资供应和待人以诚暂时遮蔽住了这一问题。
把人从警卫营放出去带兵,就像是让他成了百万富翁。要是把他调回来继续当兵,就是直接剥夺了他的财产。
这种人就是回来,也会对许粟心怀不满,根本不适合担任警卫了。
军官的任命也是一样的,可以降职,但是不能把他们贬低为士官,那样他们会造反的,至少会暗地里磨洋工。
这也是要分类补充的原因。
许粟的部队,士兵,士官,军官三个等级泾渭分明。
平日里,就算是立了战功,一个士兵也不可能升为排长的。
只有经过师部的统一任命,才能补充进士官阶层。
军官阶层的任命就更为谨慎了,许粟有时候甚至要和他们商量后,才能补充营团长。
这是各个阶层的任人唯亲。
201 师如今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多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其中所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要想真正掌控这支部队,许粟必须依靠各个关键岗位上的军官们。而这些军官们同样也需要仰仗许粟的任命,以此来维持他们自身的威严和地位。
双方既要合作,又是上下级。
这也是管理大型组织的必然,最高统治者控制的只有身边的几个人,他们是接触不到基层的。
到了这个层级,就不是几招管理学小妙招,几句插科打诨可以缓和矛盾了,必须是明确清晰的利益分享才能团结大多数人。
要知道,是许粟求着基层官兵去死,而不是官兵们求着许粟来指挥。
利益不足,难道要依靠根本没有的理想信念吗?
等到许粟把士兵和军官安排妥当后,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
然后就被美军联络组长麦克鲁汉叫了起来。
“许师长,补充来的兵员有问题。”
“什么?”许粟赶紧从行军床上爬了起来,坐上老麦的吉普来到新兵报到处。
许粟拿起花名册开始抽查。
“胡俊,民国十四年生,禅达人,体检合格,准予入伍。”
“刘安,民国十二年生,禅达人,体检合格,准予入伍。”
“周牛,民国十六年生,禅达人,体检合格,准予入伍。”
“……”
抽查了几十个人后,许粟有些迷茫:“老麦,这有什么问题?他们和花名册上是对得上的。”
“许师长,他们只是孩子。”
麦克鲁汉有些抓狂,他指着新报到的士兵说道:“他们只是一些孩子。”
“哦,你说这个。”许粟合上花名册:“那没什么问题,我早就知道这个事了。”
麦克鲁汉盯着许粟的眼睛:“该死的,难道你没有一点人性吗?怎么能让孩子上战场?”
“老麦。”许粟的表情严肃起来:“我的部队已经打过很多仗了,每次都伤亡很大,你以为那些士兵是从哪里来的?”
“我不是没有人性,而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
“禅达的适龄兵员已经都死在怒江两岸了。”
“年龄大一点的兵员死在鄂西战役中了。”
“现在,禅达就只有这些孩子了。”
“不要说我的部队,抗战以来,死了几千万人了。中国的年轻人已经死过一茬了。”
“你不会以为,前线死了那么多人,后方就可以实时补充吧。”
“人又不是可以一天就可以生产出来的商品。”
许粟指了指飘扬在军营上的旗帜:“这面旗帜下的部队,其中大部分已经都是老人和儿童了。”
麦克鲁汉大喊道:“儿童都死了,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就算胜利了,也没有人可以去享受生活。”
“为了活着。”许粟理所当然地回答道:“我们是为了活着在打仗。”
“一个人的生命逝去当然是让人十分悲伤的。但是我们的民族就要灭种了。”
“这不是什么口号,或者是我对底层官兵撒的谎。”
“日本人正在用毒气、细菌、屠杀等等非人的手段,真真切切地绞杀我们的民族,灭亡我们的人种。”
“这些道理就算这些孩子都能明白。”
“是他们自己想要去打鬼子,不是我强迫他们去打鬼子。”
麦克鲁汉抱着双臂看着许粟:“许,你是个优秀的指挥官,但是你对下面的士兵太冷漠了,他们迟早会背叛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