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童欣终于来到暖水街的201师指挥部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根本靠近不了许粟的指挥部。
“我们是委员长派来采访许师长的,你一个小兵也敢挡路?快让开。”
看着愤怒的谢云舟,执勤的警卫营战士一脸的平静:“这里只知道许师长,不知道委员长。”
“你要是有师部发的条子,就可以进去,要是没有就在这里等着。”
警卫营本身的编制就不在201师的编制内,他们的工资是由许粟个人负责的,他们的老小是由许粟亲自出钱赡养的。
许粟有饭吃,他们就有饭吃,许粟完蛋,他们也跟着完蛋。
要离开警卫营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被许粟外派为军官。
在这个战乱的时代,警卫营就是许粟的最后一支保命力量。
因此,警卫们才不会听什么委员长的,或者这个党那个派的,他们只听许粟的。
此时许粟的命令就是,不要让采访团这群活宝来烦自己。
他还有仗要打呢。
此时的许粟在指挥部队撤退回东溪河后,在听取这自己手下的中统情报负责人向自己汇报采访团一路上的经历。
许粟闭着眼睛躺在椅子上,额头上还敷着一块热毛巾,持续的指挥让他头疼不已,听采访团的经历算是他放松的娱乐了。
“这么说,在这个小小的采访团里,又发现了三个鬼子卧底?”
情报负责人站在一旁纠正道:“是我们跟踪的特工,发现了三个人在向外传递情报,但是还不确定是那个方面的人。只是根据传递的情报判断,应该是鬼子的卧底。”
“一群蠢货。”许粟在椅子上拍了拍手:“光头真是个废物,掺沙子都掺不明白。”
情报负责人低着头不敢说话。
“加大监视力度,要确保,采访团每个人都有一个跟踪小组负责。”
“中统的人马吃了我那么多钱粮,是时候干点活了。”
情报负责人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要查到什么时候收网呢?”
许粟睁开眼睛看着情报负责人,他的眼睛十分亮,十分冷,让这个平日里可以把鬼子吓哭的情报负责人感觉,一股子冷气从脚后跟一直窜到脑门。
“你有三天时间,找到可以杀的人,我要精准的鬼子名单。”
情报负责人走了,带着惶恐和不安,他不敢想三天后完不成任务的自己,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任务。
林译拿着一份情报文件走进了许粟休息的小屋。
作为参谋长,他是少数可以不打招呼进入许粟的房间的人。
看着正在审阅情报的许粟,林译忍不住问道:“师长,你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采访团呢?你以前没有这么关注过后方来的人。他们是有什么特殊吗?”
“没有,他们没什么特殊的。”许粟在情报文件上快速批示着:“我不是在关注他们,我是在关注咱们的后勤线。”
“我问你,参谋长,守住暖水街的关键是什么?”
林译想了想:“我们要控制一支强有力的预备队,等到时机到来后,发起决定性的反攻。”
“不是。”许粟把情报文件递给林译:“是我们的两翼。”
“咱们的防线是一个整体,暖水街是防线的中心,鬼子和咱们在这里死磕,就是想打开一条可用的道路进入山区。”
“但是,这里是最好走的路,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就没有路了。要是鬼子从咱们的左右两翼打开了突破口,那么咱们的战斗就没有意义了,只能撤退了。”
“要守住两翼又只能依靠友军,你说,咱们的友军主要的战斗力来源是什么?”
林译把第六战区的战斗案例想了一遍,说道:“是兵源。”
“对,是兵源。咱们的友军装备不行,战术不行,指挥不行,训练不行。这么多缺点,只能依靠一个办法弥补,不断补充兵力,用人数压倒鬼子。”
“而要补充兵员,就必须要有一条通畅的后勤线路。”
“他们不像咱们,有美军飞机把弹药运输到兵站,有汽车可以运输炮弹,有完善的兵站转运粮草。”
许粟从一旁抽出一份报告递给林译:“你看看咱们的友军,后勤烂到什么样子了。”
这是许粟的情报系统在后方调查的总报告。
林译看起来简直是触目惊心,后方最重要的码头兵站,物资损失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从重庆发往前线的壮丁,光是路上就要损失十分之一。
“这,这损耗也太厉害了,怕是不只是客观情况差可以说的过去的。”
“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陈腐的军官体系,抗战初期那种万众一心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许粟叹了口气:“国府正在自己拖垮自己。”
许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神情变得冷峻:“我已经下达命令,把码头兵站这条线上的贪官都抓起来枪毙了。你也准备一下,把咱们的粮食分给友军一部分。”
“盐水泡饭太差了,他们活不到前线的。给他们换成辣椒酱拌饭,至少让他们到前线再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