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纪年五千年春,“宇宙共生联盟”的“文明永恒庆典”在星枢空间站的“星海圣殿”举行。圣殿穹顶投射着跨越三百万光年的“宇宙文明全景图”,图中两千颗文明光点如星团般璀璨,光带交织成覆盖寰宇的“文明共生网络”,将星际农业园、生态保护区、前文明遗址、星际学院、跨星科研站及两千颗改造完成的“新元星球”串联成一幅“宇宙文明永恒长卷”。新土文明的金属牌始终悬浮在全景图中心,与紫晶星球的叶脉水晶、深海文明的珊瑚图腾、前文明的“火种石板”、冰蓝星球的冰蓝晶体、“穹宇麦”种子等五百件文明信物共同组成“薪火永恒矩阵”,矩阵下方,林野流传五千年的“薪火耀万载,文明永恒昌”,通过量子投影传遍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盟友,今天我们不仅纪念新土文明五千年,更要启动‘宇宙文明永续生态圈’建设计划!”现任新土文明联盟首席执政官——风芽的第一百五十代后人,站在悬浮于星河投影中的“永恒讲台”上,身后的全息屏展示着计划核心:以“宇宙文明恒昌枢纽”为中心,构建覆盖三百万光年的“生态循环网络”,实现星际资源的零浪费循环利用;培育“宇宙共生菌群”,可在任意星球快速构建基础生态;设立“文明永续研究院”,专注于解决宇宙膨胀、恒星衰亡等长远文明存续问题。“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计划,是为宇宙文明打造‘永恒的家园’,让‘互助共生’的文明基因在时间长河中永不褪色。”
庆典现场,来自“鸿蒙星球”的代表捧着“鸿蒙禾”种子走上台。种子外壳泛着七彩流光,是新土农业学家与两百个文明共同研发的“时空适配品种”,能在时空扭曲、暗能量富集的极端环境中生长,其生长周期可随环境调节,从一周到一年不等,已成为“宇宙文明永续生态圈”的核心作物。“五千年前,新土文明从沙海突围,靠一粒麦种站稳脚跟;今天,我们的联合技术让时空扭曲地带长出了禾苗。”代表将种子样本放入“薪火永恒矩阵”的展示槽,“这粒种子,会成为宇宙文明‘五千年传承、永续恒昌’的永恒见证。”
就在这时,空间站的“星际考古中心”传来震撼宇宙的消息——在“宇宙本源星域”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前文明永恒圣殿”遗址,遗址中央矗立着一块“永恒石碑”,碑面刻有“文明因互助而存续,因共生而永恒”的铭文,其记载的前文明终极追求,与新土文明五千年间践行的理想完全一致。更令人惊叹的是,石碑底层封存的“宇宙文明发展预测模型”,与新土文明研发的“文明永续算法”在核心参数上完全吻合,甚至预测出“宇宙共生联盟”的形成与“永续生态圈”的建设。“这是跨越时空的文明共鸣,是宇宙对‘互助共生’理念的终极认可!”考古学家通过全息投影展示石碑细节,“前文明用千年探索勾勒的永恒蓝图,与新土文明用五千年实践铺就的永续之路,共同指向‘文明永恒昌’的终极目标。”
消息传出,两千颗联盟星球的代表瞬间达成共识:由新土文明牵头,组建“跨星永续建设使团”,携带“永恒石碑”复制品、“鸿蒙禾”种子、“永续生态圈建设方案”等关键物资,驾驶最新研发的“永恒号”超光速飞船,前往“宇宙本源星域”,以“前文明永恒圣殿”为基础,完善“宇宙文明永续生态圈”。飞船的舰身上,镌刻着两千颗文明的图腾,舱内最核心的位置,摆放着林野的金属牌复制品、前文明的“火种石板”、“永恒石碑”原件,以及各族群共同签署的《宇宙文明永恒宣言》,扉页上写着:“我们从沙海走来,承五千年薪火;我们向星空走去,守万载恒昌。”
使团出发那天,所有联盟星球同时举行“永恒薪火传递”仪式。地球新家园的“方舟纪念馆”前,人们用五千年树龄的星麦木打造“永恒火炬”,火炬燃烧的“星麦精油”可持续燃烧千年,其光芒通过量子技术传遍三百万光年的星域;α星的星际农业园里,移民们放飞了载有“五千年文明信物”的“星源纸鸢”,纸鸢上绘着从沙海方舟到宇宙永恒的完整历程,包括林野播种、暗物质风暴救援、新元星球改造等关键瞬间;鸿蒙星球的居民则用“鸿蒙禾”编织出“永恒共生旗”,旗面绣着两千颗文明的图腾与“互助共生”的铭文,通过星网传递到“永恒号”上。当飞船突破“宇宙超光速屏障”时,舰长通过量子通讯向所有文明播报:“我们带着五千年的传承出发,带着两千颗文明的期待前行。宇宙会衰老,但文明的永恒之火,永远不会熄灭!”
半年后,“永恒号”抵达“宇宙本源星域”。“前文明永恒圣殿”的“永恒殿”内,当新土使团将林野的金属牌复制品与前文明的“火种石板”、“永恒石碑”共同陈列在圣殿中央时,三件信物突然发出同步的光芒,在殿内形成“文明永恒图腾”,图腾投射出的“宇宙文明永续路径图”,为“永续生态圈”的建设提供了终极技术指引。两千颗文明的代表通过星网同步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共同宣布“宇宙文明永续生态圈”正式启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