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矿用电池破尘潮局,暖庭欢事伴深耕
2029年9月8日(周一)的江苏常州,御景园6幢1601的晨光裹着小米粥香——妈妈正趴在爬爬垫旁,逗着刚会匍匐爬的小电,小家伙撑着胳膊往前挪,爬两步就伸手抓地上的玩具车;林凡蹲在旁边护着,怕他撞着桌腿;苏晚晴帮林小雨整理矿用设备的宣传图稿,姑娘捏着平板皱眉:“哥,晋矿集的李工说,宣传图要突出‘防尘、防潮’,我画了台矿用钻车,可怎么把‘地下500米作业’的场景画出来?总不能光画黑黢黢的背景吧?”
“在钻车旁边画个地下巷道的简笔轮廓,标‘500m’,再画个小防尘罩、小水滴的图标打勾,旁边加行小字‘尘潮双防’,既清楚又不单调。”林凡刚说完,手机响了,强子的声音裹着车间的风扇声,透着急:“凡子,晋矿集的人堵在公司门口!他们的矿用钻车、巡检机器人在地下作业,三天就出问题——电池被粉尘堵散热口、受潮短路,续航从8小时掉到4小时,下周五要送设备下井测试,一周内必须搞定尘潮双防+续航,不然耽误他们的采矿进度!”
“晚晴,我去公司盯矿用电池适配,小雨的图你帮着改,晋矿集是国内头部矿企,这单成了能打开特种作业设备市场。”林凡帮小电把翻倒的玩具车扶好,又摸了摸小雨的头,“画巡检机器人时,记得把电池仓的防尘罩画出来,李工最在意这个细节。”妈妈把刚蒸的红薯递过来:“去吧,小电有我呢,刚又往前爬了半米,红薯给你留着热乎的,中午吃甜丝丝的解乏。”
上午9点半,林凡赶到公司特种实验室——这里已经搭起“矿用模拟巷道”:用铁皮搭出狭窄通道,里面喷着粉尘、装着加湿器,模拟地下500米的尘潮环境;晋矿集的矿用钻车、巡检机器人停在里面,强子蹲在旁边,手里拿着块沾满粉尘的电池:“凡子,你看,粉尘堵了散热孔,电池温度飙到55℃;潮气渗进接线口,直接短路,得双管齐下——防尘用‘超细防尘罩+负压散热’,防尘罩网眼0.05毫米,粉尘进不去,负压风扇把热量抽出来;防潮用‘硅橡胶密封胶+微型除湿模块’,接线口全封胶,模块装电池仓,湿度超60%自动除湿;续航就用咱们的高密度电解液,能量密度再提8%,从8小时冲到10小时。”
陈教授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除湿模块样品:“模块用氯化钙吸湿,体积比火柴盒小,装在电池仓角落不占地;密封胶选工业级的,耐120℃高温,地下作业的温差大,也不会开裂。”
“这周就攻‘尘潮双防+续航’,分四步走,保准下周五赶下井测试。”林凡敲了敲模拟巷道的铁皮,把任务拆得扎实。
第一步“方案落地”,周一(9.8)下午搞定——强子牵头,陈教授出技术参数:防尘罩用尼龙超细网,下午2点联系网厂加急做;密封胶从上海调货,下午4点到;除湿模块和高密度电解液现成,晚上8点出装配图纸,车间清出工位,随时准备生产。“网厂说100个防尘罩,明天上午就能送样;密封胶一到就测黏结强度,必须达5MPa,不然封不住潮气。”强子边说边给车间主任打电话,语气急但稳。
第二步“样品试制”,周二(9.9)完成——分两组推进:防尘组给电池装防尘罩、装负压风扇,下午3点出样,放进粉尘箱测24小时(粉尘浓度100mg/m3,比井下还高);防潮续航组给电池打密封胶、装除湿模块、注新电解液,晚上10点出样,放进潮湿箱测24小时(湿度80%)。张教授凑过来补充:“负压风扇的转速得调,别太快吵着工人,1500转/分钟刚好,散热够还静音;除湿模块的吸湿量要算好,装2个够撑8小时,刚好匹配续航。”
第三步“模拟测试”,周三(9.10)攻坚——把两组样品组装,放进模拟巷道:钻车电池装上去,开钻模拟采矿(连续工作4小时),测温度和粉尘附着;巡检机器人电池装上去,跑巷道往返10次(共20公里),测续航和潮气影响。李工跟着盯测试:“我们的工人下井一次不容易,设备得扛造,电池别动不动就坏,比啥都强。”
第四步“实车调试”,周四(9.11)收尾——把测试合格的电池装到实际设备上,拉到晋矿集的地面模拟井,下“浅井”(100米)试作业:钻车钻30分钟、机器人巡检1小时,测实际工况下的性能;周彤同步准备合同,只要测试过了,就签200套的首批订单(100套钻车、100套机器人),后续还有500套意向。
中午12点,林凡刚想歇口气,小雨的微信弹了过来——是张改好的宣传图:地下巷道里的钻车旁,防尘罩、除湿模块的图标打了勾,角落的小电卡通爬在机器人旁边,举着“10h续航”的小牌子:“哥,李工看了说太懂行!他说井下工人最关心尘潮和续航,你让我标的细节全说到点子上,让我再画张下井测试的场景图,贴在设备上!”后面附了个得意的表情包,林凡笑着回复:“画得专业,晚上带你们去吃酱骨头庆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