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股海破滞反哺技,智优电灌暖乡冬
冬至前的晨雾裹着麦田的寒气,林凡牵着小电的手往村东的灌溉渠走——小家伙穿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攥着个塑料小水壶,非要给麦苗“浇水”。刚到渠边,就见李叔蹲在罢工的抽水泵旁,手里攥着根生锈的水管,指节冻得发紫:“林总,您可来了!这泵坏两天了,灌控研的人说‘乡村冬灌设备维修排期满’,要等过完冬至才来,得等十天!咱这200亩小麦,冬灌晚了根扎不深,明年开春就减产,一年的指望全在这地里……”
灌溉渠旁的技术临时点里,强子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上面是固态电池低温充电的数据——他指着充电曲线里的缓慢段,语气沉却急:“凡子,电池低温续航和防护都稳了,但低温充电太慢,-15℃充到80%要3小时,乡村物流车跑一天,充电等半天根本不实用。要换自主研发的低温充电模块,还得建模拟乡村低温的充电测试台,这轮升级得投14亿,钱得靠股市快速周转,周三前必须把资金落位。”
林凡把小电抱起来揣进怀里,小家伙的脸贴在他脖子上,呼出来的气暖暖的——这轮的局,黑石、欧空研专挑“冬至冬灌”和“实业实用化”的要害下手:美股的“灌控研”垄断了长三角乡村冬灌设备维修(冬至前冬灌是小麦越冬的关键,晚一天就差一分收成),黑石控股后故意排期拖延,逼买高价新机(一台抽水泵要5万,是维修的6倍);欧股的“充控研”把控固态电池的低温充电模块(强子的物流车要跑乡村冬季运输,充电慢就没法实用),欧空研施压抬价4倍,想逼咱们要么放弃冬季运营,要么花冤枉钱,保住他们的模块垄断优势。
金融线和实业线必须“保收+实用”双落地——冬灌拖了卡老乡的年成,充电慢卡实业的落地,得先靠预知在股市赚够实业升级的14亿,再趁势收编灌控研的乡村备件库、充控研的充电技术小组,既救老乡的麦田,又让电池技术真正适配乡村,一步都慢不得。
“强子,你盯死充电升级——模块别等充控研,我这边股市一有回款,立马给你转16亿,多出来的2亿投快速充电算法研发,今天就联系哈工大的电池专家,周三前必须出充电模块样品;冬灌的事你别分心,我让孙浩和周彤冲。”林凡拍了拍强子的肩,转头对周彤说,“你跑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跟他们说灌控研拖延乡村冬灌,影响小麦越冬,要他们发函24小时内必须派人修,同时收集灌控研‘城乡维修排期双标’的证据,找3个种粮大户录视频,发给《中国粮食报》。”
孙浩已经把笔记本架在灌溉渠边的石板上,屏幕分三块:左边是灌控研(美股100美元)、充控研(欧股85欧元)的行情,中间是电池低温充电数据,右边是干涸的麦田照片。林凡指着行情屏,语气笃定:“今天玩‘卡点砸盘+抄底补能’——美股灌控研,我预知他们周四会因‘影响粮食安全’被农业局约谈,现在先建45%空单,砸到90美元逼他们派人修,等约谈消息出来股价再跌8块,咱趁低收他们的苏南乡村备件库(有现成维修零件和技术手册,能直接修泵);欧股充控研,预知他们周五会因‘充电模块垄断抬价’被欧盟反垄断调查,现在先建40%空单,收集他们给咱们的高价报价单,等调查消息爆了砸到75欧元,平仓赚的钱全投强子的充电升级。”
小电在怀里扭了扭,指着干涸的麦田喊“水、浇”,林凡低头蹭了蹭他的脸,对急得转圈的李叔说:“李叔别慌,今天就能修好泵,麦苗渴不着。”妈妈发来微信,说“煮了羊肉汤,装在保温桶里,让周彤带过来,天寒地冻的,给大家暖暖身子”。挂了微信,周彤已经拿着手机给李叔录视频,孙浩开始拆分资金:“75亿人民币兑10.5亿美元,6个‘长三角种粮联盟’离岸账户投灌控研,先在99.5-100美元挂空单,每次140万股,隔5分钟砸一次;7个‘跨境新能源充电联盟’账户投充控研,在84.5-85欧元挂空单,每次120万股,隔6分钟砸一次,砸到他们没法托底。”
上午9:25,灌溉渠边的石板成了临时指挥中心——灌控研股价低开3.8美元,到96.2美元,孙浩的空单一砸,3分钟内又跌2.7美元,到93.5美元。黑石的操盘手果然轻视乡村业务,只挂了2亿多美元多单护盘,还发内部邮件给灌控研中国分公司:“乡村冬灌单小,不用急,优先保城里园区的灌溉设备”。周彤立马把这封邮件截图发给农业局,附言“灌控研恶意漠视粮食生产需求,拖延关键设备维修”。
强子的电话打过来,语气带劲:“哈工大的专家回话了,低温充电模块样品48小时能出;快速充电算法团队也联系好了,3个算法工程师明天就到岗;充电测试台厂家说付了5000万定金,设备三天内就能送过来。”“钱现在转你账上,定金别等,测试台今天就订,专家那边盯紧样品进度,别耽误。”林凡挂了电话,盯着灌控研的盘口——股价已经跌到91美元,散户开始恐慌抛单,黑石的护盘多单快扛不住了,“孙浩,再加2个账户,在91-90.5美元挂空单,压到90美元,逼灌控研主动找咱们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