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青牛镇古朴的屋檐染上一层暖金色,喧嚣的市集逐渐散去,只余下零星摊主在收拾货物。林逸怀揣着与百草堂达成的协议和新购的物资,步履沉稳地走出了镇门。与来时那份潜藏于市井的谨慎不同,此刻他心中多了几分踏实与明确的目标感。腰间那个不起眼的布袋里,装着未来一个月的希望——十三块下品灵石的余款、那袋关乎他下一步计划的青玉灵米种、价格不菲的蕴气丹,以及那枚开拓眼界的《百草初鉴》玉简。
他没有回头多看镇子一眼,身形很快没入镇外逐渐浓重的暮色与起伏的山峦轮廓之中。体内混沌灵气自然流转,脚步轻盈地踏在熟悉的山道上,感受着山林间远比镇上浓郁且清新的木灵之气,心中那份因交易成功而产生的微澜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归巢般的宁静与对即将开始的闭关修炼的期待。
回到那处隐蔽的瀑布后的山洞,他并未立刻放松。先是如同最机警的野兽般,仔细探查了洞口周围自己布下的、几乎不可察觉的细微痕迹——几根看似随意摆放的枯枝位置未变,一层薄薄的浮土上没有陌生的脚印。他又凝神倾听片刻,除了瀑布永不停歇的轰鸣与夜虫的唧鸣,再无其他异响。确认安全无虞后,他才真正松了口气,闪身进入洞内。
洞内干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与草木清香,这是他连日来在此居住留下的痕迹,也是令他安心的气息。他先是将那十三块下品灵石从布袋中取出,指尖拂过它们微凉而坚硬的表面,感受着内里蕴含的精纯灵力。这是他目前除了源初之石外,最重要的资产。他没有随意放置,而是在山洞最内侧一处干燥的石缝底部,小心地挖出一个小坑,将灵石放入,再用石块仔细封好,掩盖掉所有痕迹。
妥善藏好灵石后,他才借着从瀑布水帘折射进来的、微弱的月光,将另外三样物品在身前平坦的石块上一字排开。
首先拿起的是那枚淡黄色的《百草初鉴》玉简。玉质温润,触手生凉,表面光滑,隐隐有灵光内蕴。按照陈堂主告知的、修真界最基础的“神识探物”法门,他将其轻轻贴在额头眉心印堂穴处,屏息凝神,尝试将一缕极其微弱的精神力——或者说初步凝聚的神识——探入其中。
起初并无反应,玉简冰凉。但他并不气馁,持续集中精神,回想《混沌源初诀》中关于意念凝聚的片段,努力将散乱的心神收束为一。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在他感到眉心微微发胀时,“嗡”的一声轻鸣在识海中响起,仿佛推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
霎时间,无数图文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清晰而有序地涌入他的脑海。数百种常见的一阶、二阶灵草、灵矿的栩栩如生的图像、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生长环境与习性、主要药性功效、大致价值评估,甚至部分常见伴生妖兽或采集注意事项,都巨细无遗地呈现出来。
“**紫须参**,一阶上品灵植,主根粗壮,须根紫红,有益气补元、稳固根基之效,多见于灵气充沛的深山林下,常有三目灵猴或铜牙鼠守护…”
“**赤精石**,一阶中品火属性灵矿,色泽赤红,内含精纯火灵之力,是炼制低阶火系法器、符箓的常用材料,多产于地脉活跃或火山周边区域…”
“**月光苔**,一阶下品,色泽银白如月华,喜阴湿环境,有微弱宁神静心之效,可用于炼制安神散或布置简易静室…”
信息如潮水般涌过,却又清晰地烙印在记忆里。林逸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系统性的基础知识。这枚看似普通的玉简,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窥探修真世界真实面貌的窗户,让他明白了何为“资源”,何为“价值”。那五块下品灵石,花得太值了!这为他日后自行寻找资源、辨识宝物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放下玉简,揉了揉略感疲惫的眉心,林逸的目光转向那袋青玉灵米种。他解开系口的灵绳(一种用特殊灵草纤维编织,能微弱锁住灵气的绳子),将种子倒在掌心。约莫一斤重的种子,颗粒饱满圆润,大小均匀,呈现出一种温润的青玉色泽,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自身在散发着微弱的毫光。用手指轻轻捏起一粒,能感受到种壳坚韧,内部蕴含着远比普通稻种活跃、精纯且稳定的木属性灵气波动,生机内敛,却又呼之欲出。
“这才是真正的灵种…”林逸心中感叹。与他之前用混沌灵气强行催生、本质上仍是凡物蜕变的“伪灵稻”相比,这青玉灵米种从生命本质上就高了一个层次。若能成功培育,收获的将是真正意义上的灵米,其蕴含的灵力以及对修炼的辅助效果,绝非“生机米”可比,价值自然也是天壤之别。这袋种子,是他迈向真正“灵植夫”的第一步,意义重大。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那个小巧的白玉丹瓶上。瓶身素雅,仅以简单的云纹装饰,瓶塞紧实,隐隐有药香透出。他拔开瓶塞,一股更加浓郁、清新怡人的药香顿时弥漫开来,只是深深吸了一口,就感觉体内原本平稳运行的混沌灵气似乎都加快了一丝流速,精神也为之一振。瓶内,十颗龙眼大小、浑圆无瑕的乳白色丹丸静静躺着,每一颗表面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灵光,并有若隐若现的云状纹路,正是“蕴气丹”的标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