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的洞府静室内,混沌气息氤氲。
他并未立刻投入深层次的闭关,而是先花了数日时间,仔细体悟丹田内的变化。混沌金丹缓缓旋转,每一次转动,都牵引着四周的天地灵气,效率远超寻常金丹修士。而悬浮于金丹之旁的“生命道种”,则持续散发着温和而磅礴的生机,如同最精纯的甘霖,滋养着他的肉身与神魂。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与体内那片初生的“混沌界域”联系更加紧密,界域边缘在那生机的滋养下,似乎有极其缓慢的扩张迹象,界灵传递来的意念也愈发清晰,带着一种欢欣雀跃的情绪。
“生命道种,果然玄妙。不仅助我修行,更在潜移默化地强化我的根基与世界。”林逸心中明悟,对寻找第三把钥匙更加期待。
待状态调整至巅峰,他起身离开了洞府,前往宗门的核心区域——藏经阁。
万法仙门的藏经阁并非一座简单的楼阁,而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宏伟建筑群,飞檐斗拱,古朴沧桑,散发着浩瀚如烟的知识气息。持玄玑真君所赠令牌,林逸一路畅通无阻,直接进入了不对普通弟子开放的高层区域。
这里典籍并非以玉简形式存放,而多是以某种灵木或兽皮制成的古老书册,甚至还有一些残破的骨片、石碑,上面刻满了难以辨识的太古神文。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岁月沉淀的味道。
林逸的目标明确。他首先寻找的是关于上古秘辛、天地奇物以及地理志怪类的典籍。
他沉浸其中,神识如饥似渴地扫过一排排书架。《山海异闻录》、《太古纪事残编》、《周天星辰考》、《万物源流猜想》……无数或真或假、或详或略的信息涌入他的脑海。
他看到了关于“归墟”的零星记载,多语焉不详,只言其乃万水汇聚之地,天地终结之所,藏有超脱之秘,是世间最古老的禁地之一。
他也看到了关于各种法则道种的描述,确认了“生命道种”的珍贵与罕见,乃是由最本源的生命法则凝聚,可遇不可求。
然而,关于“钥匙”的记载,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偶尔有几处提及“开启某某秘地需特定信物”,但都与兽皮地图上的三钥形态对不上。
“看来,三钥之秘,比想象中更为隐秘。”林逸并不气馁,继续翻阅。
数日后,他在一堆几乎被尘埃覆盖的、关于空间阵法理论的古老兽皮卷中,发现了一丝不寻常。这些兽皮卷的作者,是一位自称“游虚子”的上古阵法师,其理论核心并非如何稳定空间,而是探讨空间的“流动性”、“折叠性”与“断层”。
在一张绘制着复杂扭曲图案的残破兽皮角落,林逸看到了一行几乎磨灭的小字注释:
“……空间非止于延展,亦藏于刹那生灭。余曾于北海之眼,见一奇石,触之可感时空凝滞,疑似蕴含‘刹那’之理,或为窥探‘时序’之钥……”
**时空凝滞!时序之钥!**
林逸心脏猛地一跳!这“刹那之理”、“时序之钥”,是否与第三把钥匙有关?兽皮地图上,代表“空间”的钥匙已然点亮,“生命”钥匙也已入手,那最后一把,极有可能就是“时间”!
“北海之眼……”他记下了这个地名。虽然不知这“游虚子”是何时的人物,所谓的“北海之眼”又位于当今世界的何处,但这无疑是一条极其珍贵的线索!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将这张兽皮卷的内容牢牢记住,并小心地将兽皮卷恢复原状。这等涉及时间法则的秘辛,一旦泄露,足以引起腥风血雨。
带着这份重大收获,林逸离开了藏经阁,转而来到了“万法楼”。
万法楼与藏经阁不同,此处收藏的皆是神通、法术、战技玉简。楼高九层,对应不同品阶和修炼难度。
林逸直接登上了第六层,这里收录的多是适合金丹修士修炼的灵术乃至宝术残篇。他如今攻击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混沌之力的本质进行碾压,虽威力无穷,但遇到手段诡异、境界高深的对手,或许会吃亏。他需要学习一些更精妙的应用法门,尤其是遁术和防御神通。
他的混沌之力可模拟万法,学习任何属性的法术都事半功倍。
经过一番挑选,他最终选取了三门玉简。
其一,《千幻遁虚诀》。这是一门极其高明的遁术,并非单纯依靠速度,而是涉及光线扭曲、气息模拟乃至短距离空间跳跃的运用,练至大成,身形千幻,遁迹虚无,是保命、袭杀的绝佳手段。正适合弥补他身法上的不足。
其二,《九重琉璃身》。这是一门罕见的炼体防御神通,并非单纯强化肉身,而是在体表凝练出九重如同琉璃宝玉般的护体神光,每一重都坚固无比,且对灵力、神魂攻击皆有极佳抗性。若能以混沌之力催动,其防御力恐怕会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
其三,《大衍封灵指》。一门专注于封印、禁锢的指法,指力蕴含奇异封禁之力,可封锁对手灵力、行动,甚至短暂切断其与天地灵气的联系。配合混沌之力的侵蚀特性,效果更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