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朝堂上的这一幕,在之后的十几天里,也都大同小异的发生在赵国、楚国、齐国与燕国的宫殿之中。
面对韩国军民自发归顺、魏国主动投降的消息,另外四国的君主刚拿到急报,便吓得脊背发凉、心惊胆战,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从心底蔓延开来,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四国的大臣们得知详情后,更是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满心都是绝望 。这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的国家如今已到末路。—— 秦国仅用两个半月,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硬生生抽走了六国军民的向心力,让他们连反应和应对的时间都没有。
这一刻,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们已经没有再反抗秦国的能力与可能。就算派出几十万大军抵御,那些士兵大概率也会临阵倒戈;等秦军兵临城下,不仅士兵不会抵抗,各地百姓反倒会盼着秦国早日吞并本国,好成为秦民,早日享受到秦国百姓的待遇和福利。
甚至,可能都不用等秦国打过来,本国军民就可能爆发暴动,然后推翻他们的统治,主动并入秦国。
即便真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君民一心、死战到底,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与碾压级的国力,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根本无力回天。
而四国的君王,比大臣们还多了一层致命顾虑。那就是自己与王族宗亲,会不会被某些大臣或贵族,当作献给秦国的 “诚意”?
这一刻,四国的君王与大臣们也彻底清醒。明白唯有投降,才是唯一的活路。越早主动投降,才能越早与秦国展开谈判,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到最后的生存空间与利益。
赵、楚、齐、燕四国几乎是在收到急报的当天,便火速再派出使者,星夜兼程赶赴秦国,递交降书,恳请归降。
同时,四国也都如魏国般,向全国宣布愿意归顺秦国。
此时,宣布投降归顺秦国,反倒成了他们稳定国家百姓的手段。
——————————
时间回到十几天前。
“祝大王万寿无疆,寿与天齐,一统天下,永世昌盛。”
清晨的章台宫大殿,大臣们的朝贺声整齐洪亮,回荡在殿宇之间,新一日的朝会正式开启。
待朝贺声落下,赢天烬微微抬手,语气平淡却威仪:“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大王!” 众臣齐声谢恩,随即依次归座,殿内瞬间恢复了肃穆,只剩衣袍摩擦的轻响。
等大臣们尽数坐定,曹少钦上前一步,高声唱喏:“有事起奏。”
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死寂,大臣们尽皆垂首沉默。
都已经知道大王接下来估计要针对世家大族了,这个时候谁敢出来刷存在感。自己死不要紧,估计整个家族,甚至多个家族会被牵连到。
现在大臣们都巴不得有个正当理由忙碌起来,能够不来上朝,不让赢天烬看到自己,想起自己才好。
见大臣们尽皆沉默,赢天烬不由一笑,哪还不知道这些大臣的心思:“既然诸位爱卿无事启奏,那本王便说说大秦的军国大事。”
听到赢天烬的话,大臣们顿时屏息凝神,一个个都低着头,尽量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就生怕赢天烬接下来的话,便是针对世家大族的整治令,更怕自己被点名问话,无端惹祸上身。
赢天烬环视殿内,缓缓开口:“本王昨夜收到张角传回的捷报 —— 我秦国大军进入韩地后,韩国各地城池无不开城归顺,百姓更是夹道欢庆,争相迎接我秦国的军队。仅一日,便已吞并韩国四分之一领土。韩国覆灭近在眼前,吞并魏国也指日可待。”
听到赢天烬说的是征伐捷报,而非整治世家之事,百官们悬着的心稍稍落地,随即被这惊人的战果震撼得满脸讶异。
虽然已经预料到秦国会势如破竹,鲸吞韩魏。预料到韩魏两国的军民不会有什么抵抗的决心。但也没想到,竟然会如此容易,韩国的军民会如此迫不及待的加入秦国。
惊讶过后,大臣们连忙起身,齐声恭贺:“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大秦天威,所向披靡!”
“嗯!” 赢天烬轻轻颔首,继续说道:“如今我大秦鲸吞韩地,想来不出十日便能拿下韩国全境。其余五国军民想来也没有什么抵抗之心。大秦一统天下,已经指日可待。”
说到这里,赢天烬语气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想来, 韩国即将先并入我秦国,诸位大臣都可以讨论一下,吞并韩国后,该如何治理地方、推行大秦政策 —— 切记,不可寒了韩国归顺军民的心,要让天下人看到,归顺大秦,方能安居乐业!”
闻言,大臣们彻底松了口气,殿内顿时响起低低的交头接耳之声,众人纷纷交换意见,气氛比之前活跃了不少。
稍许,大臣们陆续出列,一个个躬身献策,从户籍登记、赋税制度到民生安抚,提出了诸多具体建议。
赢天烬眯着眼睛,指尖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仔细聆听每一条建议,在心中权衡可行性,对自己的既定规划查缺补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