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棚的时钟刚跳过凌晨两点,岳川就揉着熬红的眼睛,对着监视器里的画面叹气——镜头里,扮演“复盘时的自己”的演员,坐姿太端正,手里的咖啡杯端得稳稳的,完全没有嘉年华刚结束时的疲惫感。
“停一下。”
他站起身,走到演员身边,示范着歪靠在沙发上,胳膊搭着茶几边缘,手里的咖啡杯歪了点,洒出几滴在桌面上,“当时我们就是这样,熬了两天两夜,连坐都坐不直,咖啡洒了都没力气擦——不用演‘敬业’,演‘累’就好。”
这是他对“嘉年华复盘”戏份的核心要求,对外说是“还原当时的状态”,实则是借鉴前世地球电影《中国医生》里“疲惫感表演”的逻辑:不用刻意的动作,靠松弛的肢体、恍惚的眼神、偶尔的走神,呈现最真实的累。
林野扛着跟拍机,把岳川示范的动作拍下来,镜头里,岳川的袖口沾着点咖啡渍,头发乱得像没梳过,眼下发青的眼袋清晰可见——这些“不精致的细节”,是他特意要求化妆组保留的,“星娱的演员就算演累,也会把眼袋画得‘好看’,我们偏要最真实的倦态”。
夏晚晴坐在“复盘会议桌”旁,手里攥着当时的会议纪要——纸页皱巴巴的,上面有咖啡渍和圈改的涂鸦,是周曼当时随手画的。
她盯着纪要上“粉丝闪光”的字样,眼神不自觉地放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边,像真的在回忆嘉年华那天的混乱与温暖。
“就是这个眼神!”岳川喊停,“不用刻意看镜头,就像真的在走神想事情,星娱的演员永远做不到这种‘放空’,他们总想着‘镜头在哪’。”
陆哲在音效台旁,同步播放着提前录好的“深夜音效”——键盘敲击声(故意录得时快时慢,像人累得没力气)、偶尔的打哈欠声(场务真实的哈欠)、窗外的虫鸣声,再叠加上夏晚晴轻轻的叹息,整个场景瞬间就有了“凌晨复盘”的慵懒与疲惫。
“等会儿拍周曼打电话的戏份,我把‘电话杂音’调大一点,”他对着耳机说,“当时信号不好,周曼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这种‘不完美’才真实。”
凌薇蹲在会议桌旁,调整着桌上的道具——没吃完的面包(咬了一口,边缘有点干)、空了的咖啡罐(标签皱了)、散落的笔(有一支笔帽掉了),这些都是按当时的照片还原的。
“星娱肯定会把道具摆得整整齐齐,”她对着道具组说,“但真实的复盘现场就是这么乱,面包随手扔在桌上,笔滚得到处都是,这才是我们当时的样子。”
可上午十点,周曼的手机突然弹出星娱的通稿:“金影奖提名引争议!川晴电影涉嫌‘人情提名’,业内人士曝其靠粉丝刷票获得资格!”
通稿里附了张“聊天记录截图”,伪造了“金影奖评委”的对话,说“川晴的电影根本不够格,是靠关系硬塞的提名”。
更气人的是,星娱买了“川晴提名黑幕”的热搜,还雇水军在评论区刷“取消川晴提名”“金影奖失去公信力”,甚至去电影公司的评论区闹事,要求“重新评选”。
“这群人连提名都要造谣!”
周曼气得把通稿拍在桌上,林野立刻调出“嘉年华复盘”的拍摄花絮——视频里,演员们熬得眼睛发红,岳川反复示范“疲惫的坐姿”,夏晚晴对着会议纪要走神,连场务都累得打哈欠,“这些都是我们认真拍戏的证据,星娱的电影连拍摄花絮都全是摆拍,哪有资格说我们?”
老吴和老周正好来探班,看到通稿后,老吴直接对着林野的镜头录视频:“我全程看着他们拍戏,从搭景到拍摄,每个细节都抠得特别细,连咖啡罐的标签都要按当时的样子贴,这种认真的电影,拿提名怎么了?星娱的电影要是有这一半认真,也不至于连提名都没有!”
老周也跟着说:“我们的电影靠的是真实故事和用心创作,不是靠关系——星娱自己没能力,就别造谣别人!”
岳川没急着发声明,反而让林野把“嘉年华复盘”的拍摄花絮和之前的“剧本诞生记”“片场筹备”素材剪在一起,发在工作室官微,配文“我们的提名,藏在凌晨三点的咖啡渍里,藏在演员熬红的眼睛里,藏在每一个抠到极致的真实细节里——没有人情,没有黑幕,只有一群人认真做电影的初心”。
视频里,从剧本打磨时的争论,到片场搭景时的细致,再到拍摄时的疲惫与认真,每一个画面都透着真实的努力,比星娱的通稿有说服力得多。
不到三小时,#星娱酸葡萄心理#的话题就压过了星娱的热搜。金影奖官方也发了声明:“川晴电影的提名符合评选标准,评审过程公开透明,所谓‘人情提名’系不实谣言,我们将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有业内评委转发声明,晒出川晴电影的评审打分表:“影片的真实感和情感浓度在所有入围作品中排名第一,提名实至名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