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是合同,但写法很简单,这时候在乡下进行这种交易,哪有那么严肃正规的合同。
这年头没有房产证,可公社的房屋有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是一张纸,上面写着房子的房主和大体位置。
农村的话,没有证明,可村委会有相关的记录,也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说起这个问题,到了三十年以后,农村新建和翻新的房子办理房产证,难度陡然上升,也不知道具体什么地方不行,反正大多数地方都不给办。
沈连宝原本想着,把这栋房子的名字写沈国平的名,可沈国平不同意。
“爹,你是咱家的户主,这房子还是写你的名最好!”
叶淑玲也同意,最后去公社办理更名的时候,还是写上沈连宝的名字。
赵老师和丈夫觉得房子能卖出去也高兴,赵老师的丈夫要在三天后去镇上履职,所以他们决定明天就搬走。
在房子卖出去之前,赵老师两口子已经把大部分要带走的东西都拿走了,只剩下一些洗漱用品和衣服还没搬走,两人搬家很简单,约定好,明天沈国平骑着三轮车来帮忙,他只需要用三轮车帮他们把东西送上往镇上去的客车上就好。
这对沈国平来说,就是举手之劳,捡了便宜买到一栋不错的房子,这点小事沈国平自然要帮忙。
沈家悄悄在公社买房的事情,在金岗村没人知道,他们家的四口人也没有声张。
直到沈连宝来到二哥家。
“娘,我在公社买了个房子,以后让美玲跟我家老二别骑车去上学了,周一到周五,就在公社那边住,我让国平在那边给他俩做饭,周六周日再回来,你看行不?”
沈连祥在一边听着,觉得要是这样的话,自己闺女以后再也不用遭罪了,十五里地通勤,刮风下雨都不耽误,这里面多遭罪,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
“行!既然你这个当老叔的有这个心,那就让美玲少遭点罪。”
老太太抽着烟袋,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别的没有任何表示。
倒是沈连祥开口道:“老三,美玲在你家住,吃饭的粮食我都给你!”
“拉倒吧,美玲一个人能吃多少东西?还用得着你给我送粮食,再说,我家老大说了,老二吃啥美玲就吃啥,绝对不会亏待她的。”
沈连祥也没有坚持,他知道,老三家因为沈国平,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他家这边虽然没有打算去占便宜,但既然老三主动提出来帮忙,他也没有拒绝。
终归是亲兄弟,虽然分家,可血脉至亲,不是分家就能够隔断的。
“你家国平是个好孩子,眼瞅着就有出息了,哪怕不上学,以后日子也能越来越好!”
沈连祥没少吃沈国平打的肉,他其实骨子里有点重男轻女,对沈国平和沈国威也更看好,不过家里有老娘坐镇,他没有话语权,只能说点好话,聊表心意。
送走赵老师两口子后,沈国平骑着自行车去隔壁公社跑了一趟。
他要做几套新被褥,买布和棉花都需要票,他直接找谢晓东来解决。
“兄弟,你可来了,过完年你都没过来,我是盼星星盼月亮,你终于来了!”
看到沈国平后,谢晓东热情的差点一把抱住他。
“咋了?你有啥急事么?”
谢晓东急忙开口:“油啊,豆油,年前我就卖没了,这段时间,一直都有人找我买豆油,可我手里没有,兄弟你知道我错过了多少钱么?”
沈国平哪里知道他的生意弄得这么红火,便道:“这样,你回头再让你爹多弄些塑料桶,我一次给你多弄点存货,然后我一个月来一次,行吧?”
“行行!这可太行了!”
给谢晓东又供了一批豆油后,沈国平从他手里弄了不少布票和棉花票,直接在供销社买了布和棉花回家,交给母亲叶淑玲。
“娘,我先拉着我们的被褥去公社,等到新被褥做好,我再把这旧的拿回来。”
“行!去吧!”
现在还是冬天,房子可以不住人,但是必须要每天都烧火,所以沈国平拉着自己还有沈国威以及沈美玲被褥来到新房子。
考虑到沈美玲的年纪大了,男女有别,所以就让她住在单独的小屋,有自己的小屋,别看屋子小,沈美玲也很高兴。
等到晚上沈国威和沈美玲来到新房子后,两个人脸上都是好奇之色,一直都听说家里买了新房子,沈国威还是第一次来。
“美玲,老二,吃完饭再看,赶紧过来吃饭!”
为了庆祝第一天入住新房子,沈国平弄了好几道菜。
鸡肉炖土豆,辣椒炒肉,圆葱炒鸡蛋,酸辣白菜,羊肉萝卜汤以及一碟咸菜。
咸菜是从家里拿来的。
“吃饭吧,有大米饭还有馒头,你们想吃啥,自己去盛。”
这话沈国平主要是对沈美玲说的,沈国威是亲弟弟,在自己面前,当然不会有什么见外的行为,沈国平是怕沈美玲放不开。
“嗯,我要吃馒头!姐,你吃啥?”
沈国威还是挺会照顾人的,这一点沈国平很欣慰,至少没有因为学习学傻了,不懂人情世故。
“我吃大米饭吧!”沈美玲平时很少吃大米饭,她更想吃大米饭。
“好!我帮你盛!”
沈国威拿过沈美玲的碗,给她盛了满满一碗大米饭。
这顿饭虽然只有三个人,但还是吃的很香,主要是心情好,胃口也更好。
“美玲,你就住这个小屋,学习的话,就跟老二一起在西屋,那边有两套学习桌子。”
“嗯,我知道了,大哥!”
吃完饭后,沈国威和沈美玲一起到处溜达了一圈,熟悉整个院子里各处之后,才回到西屋开始学习。
沈国平看了一下,两个人的学习桌面对窗子,白天还好,晚上的话,有些背光,哪怕屋子里的灯泡是100W的,还是有些暗。
“看来明天得给他俩买两个台灯,不然这么学习,容易近视。”
戴眼镜很不方便,尤其是在东北,冬天从外面进屋,眼镜就会上霜,要好久才能消散,严重耽误时间。
喜欢转生八零年代渔猎东北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转生八零年代渔猎东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