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回:星宿镇玄黄 诸天连脉络 儿女承空灵 (第一节)
长安城的春意,似乎总比别处来得更浓郁些,也更矜持些。柳梢初绽的鹅黄新绿,被王府高墙内更为充沛的灵气滋养着,透着一股不同于凡俗的勃勃生机。唐王府的后花园里,几株年份久远的玉兰已然盛放,大朵大朵洁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暗香浮动。
今日的王府,比往常更添了几分温馨与喧闹。并非有外客来访,而是李之源难得地抛开了诸多事务,在内院花厅中,与母亲唐王妃、几位侧妃,以及他们年幼的孩子们共享天伦。
花厅宽敞明亮,铺设着柔软的西域绒毯,角落里的冰纹玉瓶内插着几支新折的桃花,平添几分春色。唐王妃坐在主位的软榻上,怀里抱着粉雕玉琢、正咿呀学语的长孙“狗蛋”,脸上是掩不住的慈爱笑意。小家伙穿着大红遍地金的袄裤,虎头虎脑,精力旺盛,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丝毫不知自己这个惊世骇俗的名字曾引来多少非议。
下首坐着几位侧妃。紧挨着唐王妃的是繁花,她诞下长子有功,地位稳固,此刻正细心地替唐王妃斟茶,目光不时温柔地落在儿子身上。接着是苏云,气质清雅如兰,正轻声细语地对着怀里一个裹在淡青色襁褓中的女婴哼着歌谣。柳萱儿则活泼些,手里拿着一个精巧的响铃,逗弄着乳母怀中另一个穿着粉嫩襁褓的女婴,引得那女婴发出“咯咯”的笑声。明珠依旧是那副娇憨模样,正捏着一块香甜的糕点,自己咬一小口,又试图喂给身旁奶娘抱着的、看上去最显文静的一个女婴。而明月,一身利落的劲装虽换成了居家的常服,眉宇间的英气却不减,她坐得笔直,怀中抱着一个用玄色襁褓包裹的、眉眼间已初显沉静气质的男婴,那是她所出的幼子。
李之源斜倚在窗边的紫檀木躺椅上,目光掠过厅内的妻儿,最后落在窗外那株开得最盛的玉兰上,神情有些悠远,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厅内气氛融洽,孩子们细弱的咿呀声、女眷们轻柔的低语声、以及偶尔响起的清脆铃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安宁祥和的画卷。
然而,这份安宁之下,似乎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忧虑,如同水底暗流,在某些时刻悄然涌动。
唐王妃逗弄了一会儿怀里的狗蛋,抬眼看向窗边的儿子,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之源啊,狗蛋眼见着就快能满地跑了,聪明健壮,是个有福的。他底下这几个弟弟妹妹……”她的目光扫过苏云、柳萱儿、明珠、明月怀中的孩子,顿了顿,“眼看着也一天天长大,总不能一直‘姐儿’、‘哥儿’的混叫着,也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你父皇……唉,你皇伯父和太后她老人家,私下里也问过好几次了。”
这话一出,厅内瞬间安静了几分。连懵懂的狗蛋似乎都感觉到气氛变化,停下了挥舞的小手,眨巴着眼睛看看祖母,又看看父亲。
苏云抱着女儿的手臂微微收紧,柳萱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明珠吃糕点的动作也停了,连明月都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抱孩子的姿势。她们的目光,或直接或隐晦,都投向了李之源。
关于名字,尤其是长子“李狗蛋”这个名字,始终是压在众人心头的一块石头。当初李之源力排众议,甚至顶住了来自皇帝和太后的压力,硬是给嫡长子按上了这么个名字,理由是“贱名好养活,压一压他承袭自我的庞大气运”。道理她们不是不懂,李之源突破天地枷锁,气运之盛亘古未见,作为他的嫡长子,承受的压力和风险确实最大。但这名字……实在是……每每听到宫人或在某些场合提及“狗蛋世子”,几位侧妃心中都难免酸涩尴尬。太后更是每次见到重孙子,都是既心疼又无奈,搂着心肝肉地叫,却不得不称呼那个名字。
如今,后面这四个孩子相继出生,李之源却一直没提正式取名的事,依旧按排行叫着“二姐儿”、“三哥儿”之类。众人心中不免惴惴,生怕这位行事每每出人意料的王爷/夫君,再给孩子们取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名字来。若是女孩家也得个类似“狗蛋”的名字,那可真真是……
感受到母亲和妻妾们目光中的担忧与期待,李之源收回望向窗外的视线,唇角微微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他坐直了身子,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唐王妃脸上,语气平和:“母亲提醒的是。孩子们的名字,我心中已有计较。”
他顿了顿,看到众人瞬间紧张起来的神色,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歉然。他知道,狗蛋的名字给她们带来了不少心理压力。
“狗蛋之名,乃因他是嫡长,承我气运最重,如烈火烹油,过刚易折。”李之源耐心地再次解释,声音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故以至贱之名压之,并非不疼他,恰恰是希望他能避开命中之劫,平安顺遂,根基稳固。这一点,皇伯父和太后奶奶最终也是明白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