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梁王朝末年,天下纷扰,民不聊生。苛捐杂税重压之下,百姓流离失所,只得往深山老林中寻求一线生机。黑风山脉连绵起伏,终年云雾缭绕,林中瘴气弥漫,人迹罕至,相传常有精怪出没,更添几分神秘与恐怖。
山脉南麓,有一村落,名曰“忘忧村”。村子不大,百十来户人家,依山傍水而居。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清贫,但也算安稳。然而,近三个月来,一种无形的恐惧如同瘟疫般在村中蔓延。
起因是村东头高氏家的独子,年方十五的小牛。小牛平日里活泼好动,采药砍柴样样在行。半个多月前,他独自一人去后山深处砍柴,一夜未归。家人焦急寻找,直到第二日黄昏,才在靠近黑风山主峰的一处断崖下发现了他。只是,找到的不是活蹦乱跳的少年,而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小牛的尸体没有任何外伤,皮肤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灰色,像是被水浸泡过又迅速风干,双目圆睁,瞳孔涣散,嘴角残留着一丝暗紫色的血迹。最让人心惊的是,他的指甲变得乌黑尖长,微微弯曲,双手的指缝里还嵌着一些湿滑的泥土和腐烂的树叶。
村里的老郎中束手无策,只摇头叹气,说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死状。一时间,恐慌在忘忧村蔓延开来。紧接着,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先是村西头的刘老汉,夜里睡觉时总感觉有人在床边看着他,后来发展到庭院里的鸡鸭无故失踪,圈舍上留有奇怪的抓痕,像是某种利爪所为。再后来,村里开始出现“鬼影”。有村民在深夜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恍惚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挂在枝桠间,随风摇晃,发出呜咽般的低泣声;还有人在河边汲水时,看到水面倒映着一个没有五官的脸,冲着人狞笑。
恐惧如同实质的冰水,冻结了忘忧村村民的心。他们求神拜佛,敲锣打鼓,试图驱散这无形的邪恶。村里的土地庙香火鼎盛,却毫无用处。有人提议去黑风山深处的一座古刹——枯禅寺,祈求神佛庇佑。
枯禅寺,据说建于前朝,鼎盛时期香火极盛,僧众上百。但时过境迁,战乱频仍,加上地处偏僻,早已荒废。寺院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佛塔还勉强矗立着,塔顶的铜铃早已锈蚀,无人能闻其声。关于这座古寺,村里流传着许多不吉利的传说,说那里曾发生过灭门惨案,有冤魂厉鬼盘踞,更有甚者,说寺里的和尚在饥荒年间吃人肉,死后都成了僵尸。
尽管传说骇人,但在绝望之际,任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过。几名胆大的村民,由村里的老族长带领,准备了香烛纸钱、三牲祭品,鼓起勇气,向着那座废弃的古刹进发,希望能求得一线安宁。
然而,他们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三天后,几个村民壮着胆子,结伴去寻找他们。在通往枯禅寺的山路上,他们发现了老族长的衣物碎片,上面沾染着暗褐色的、早已干涸的污迹。再往前,他们看到了那几名同行村民的尸体。
这些尸体的惨状,比小牛和刘老汉的死状更加恐怖。他们的身体像是被巨力撕扯过,肢体扭曲变形,部分皮肤甚至脱落,露出下面暗红色的肌肉组织。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大张,仿佛临死前看到了什么极致的恐惧。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他们的眼睛里,似乎都残留着一丝诡异的、暗黄色的光芒。
其中一具尸体的脖颈处,还挂着一小块破碎的、泛黄的黄色布条,像是某种僧袍的残片。
消息传回忘忧村,整个村子都陷入了绝望和疯狂。他们知道,真正的灾祸,恐怕就源自于那座被诅咒的枯禅寺。而那残留的僧袍碎片,则暗示着某种更古老、更恐怖的力量,已经苏醒。
是佛陀的惩罚?还是恶魔的降临?无人知晓。
夜幕降临,忘忧村家家户户门窗紧闭,颤抖的烛光映照着一张张惊恐的脸。山风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仿佛有无数冤魂在村外徘徊。偶尔,传来几声不似人声的嘶吼,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留下死一般的寂静。
村民们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那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枯禅寺,那潜藏在黑暗中的“东西”,终于要出来了。而他们,这群手无寸铁的凡人,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等待着末日的审判。
第一章:初探枯禅,佛影诡谲
忘忧村的惨剧,如同插翅的噩梦,迅速蔓延至附近的村镇。恐慌如同瘟疫,所过之处,人心惶惶。官府派来的捕快也束手无策,面对如此诡异离奇的死亡和失踪事件,他们的刀剑和律法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清玄”的年轻道士,出现在了忘忧村的外围。
清玄道长年纪不过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眼神沉静,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靛蓝色道袍,背负一柄古朴的长剑,腰间挂着个小小的布袋,里面似乎装着些符箓法器。他并非什么名门大派的弟子,只是云游四方的散修,听闻黑风山附近出现妖邪作祟,特来查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