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偏西时,好豆子终于都筛完、装袋了,堆在打豆场中央,像几座小金山,清清爽爽的豆香飘满了整个村子。刘老爹打开一袋豆子,抓了把递给乔郓:“你尝尝,这才是俺们桃溪村的‘金珠豆’,又香又甜,煮粥最好吃!”乔郓捏起粒豆子,放进嘴里嚼了嚼,豆香在嘴里散开,带着点清甜,确实是好豆。
村里的农户们杀了只自己养的鸡,炖了锅黄豆鸡汤,还煮了锅绿豆粥,招待乔郓一行人。大家坐在打豆场的石桌上,捧着粗瓷碗,喝着热汤,吃着贴饼子,聊着今天的事。豆包坐在苏婉身边,捧着碗绿豆粥,小口小口地喝着,嘴角沾着粥沫,笑得眼睛都眯了:“苏姐姐,这粥真甜,比去年的还甜!”
铁牛喝了两碗鸡汤,拍着肚子说:“俺长这么大,从没喝过这么香的豆汤!这都是咱们一起筛豆、修机器的功劳,值了!”石勇没多话,只是看着堆在一旁的豆袋,嘴角露出点笑意——他小时候在家乡也种过豆子,知道秋收时能保住好粮,对农户来说有多重要。
王月瑶把自己改好的筛网取下来,递给刘老爹:“这个筛网留给你们,以后打豆前先把豆子过一遍,再检查检查机器,就不怕有人掺假了。”刘老爹接过筛网,摸了摸上面的细纱,连声道谢:“好东西!好东西!俺们以后就靠它护着豆子了!”
苏婉则帮着刘老爹把豆子搬进粮仓,还在粮仓里放了些晒干的花椒和大蒜:“花椒和大蒜能驱虫,还能防止豆子发霉,这样豆子能存到明年春天都不坏。”她还教农户们怎么翻晒豆子,要是遇到阴雨天,就把豆子摊在竹席上,用柴火稍微烘一烘,免得受潮。
夜色渐浓,村里的灯渐渐亮了起来,打豆场里的机器已经停了,却还留着淡淡的豆香。乔郓一行人准备离开时,刘老爹和村民们都来送,有的给装了袋新豆子,有的给塞了几个刚烤好的黄豆饼,豆包还把自己的小藤筐塞给王月瑶:“王姐姐,这个给你装豆子,像俺捡豆子那样。”
走在出村的路上,身后传来豆包的笑声,还有村民们的叮嘱声。乔郓回头看了一眼,桃溪村的灯火在夜色里闪着,像撒在村里的星星。他想起今天打豆、筛豆的场景,村民们围着打豆机,有说有笑,豆包跑前跑后捡豆子,那种热闹又踏实的感觉,比什么都珍贵。
“下一站去哪?”苏婉轻声问,手里还攥着豆包送的小藤筐,筐底还沾着点豆壳。乔郓笑了笑:“听说西边的柿树村在收柿子,顺便晒柿饼,咱们去看看,要是有需要,就帮着搭把手,别让梁山的人再搞破坏。”
风从路边的豆地里吹过,带着成熟的豆香,远处的星星亮得很,像在为他们指路。石勇扛着铁链,链节上还沾着点豆粉;周壮手里拿着袋新豆子,时不时闻一下,脸上满是安心;铁牛则抱着个黄豆饼,一边走一边吃,嘴里还念叨着:“这饼真好吃,比城里的点心还香!”
月光洒在小路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豆香混着晚风,飘得很远。没人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只要和村民们一起,守住每一粒粮、每一颗果,护好每一寸田,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没有跨不过的坎。这秋夜里的豆香,像一首安稳的歌,唱着丰收,也唱着同心协力的温暖。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