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懿还没有正式拜吴伯安为师,她只是在他的诊所里帮忙,等到学业暂告一段落,进入短暂的假期。
波士的冬日严寒刺骨,沈懿的心却飞越重洋,回到了那片熟悉的、萦绕着药香与山岚的故土。
她需要回去,不仅仅是为了探望清风道长,更像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回到根基之地,汲取力量,涤荡在异国他乡沾染的尘埃与紧绷。
飞机降落在东国南方的省城机场,空气中熟悉的味道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她没有通知任何人,如同一个最普通的归家游子,搭乘长途汽车,再转乘熟悉的乡村巴士,一路颠簸,回到了那座仿佛被时光遗忘的清风山。
山道依旧,青石板阶被岁月打磨得光滑。
冬日的山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却也比波士的干冷多了几分湿润和亲切。道观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发出空灵悠远的声响,一切仿佛与她离开时并无二致。
推开虚掩的观门,院中,清风道长正在小心地侍弄着几盆过冬的珍贵药草。
听到脚步声,老道抬起头,看到风尘仆仆却眼神清亮的徒弟,脸上瞬间绽开温和而由衷的笑意,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小懿回来了。”
依旧是那句熟悉的开场白,却让沈懿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她上前,恭敬行礼:“师父,我回来了。”
清风道长放下手中的小铲,仔细端详着她,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她平静外表下经历的所有惊涛骇浪。
他缓缓颔首:“嗯,气息更沉凝了,眼底有光,亦有风霜。看来这海外之行,收获不小,历练亦不少。”
沈懿微微一笑,没有多言海外种种,只是将带来的些西洋参、一些国内难得的药材种子以及给师父买的新棉袍递上。师徒二人一如往昔般,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煮水烹茶。
沈懿敏锐地察觉到,师父的笑容之下,似乎隐藏着一丝极淡的、难以化开的忧虑。
他的目光偶尔会飘向远山,带着一种她看不懂的沉思。
“师父,可是观中有什么事?”
她轻声问道。
清风道长收回目光,笑了笑,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无事,一切都好。倒是后山的药田和研究基地,如今越发成规模了。刘飞教授那边很是上心,引进了不少新技术,培育了好几种濒危药材,附近的山民也因此多了不少活计,收入涨了不少。”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些许真正的欣慰:“而且,如今政府大力扶贫,修了进山的水泥路,拉了稳定的电网,还在推广山里的特色药材和农产品。山里人的生活,比以前真是好了太多。这都是好事。”
沈懿听着,也为山里的变化感到高兴。但她心中的那丝疑虑并未消散。师父的忧思,似乎并非源于观内或药田,更像是一种……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变化的隐忧?但他不说,她便不再追问。师父若觉得该她知道,自然会告诉她。
在观中住了两日,沈懿下山去了省城。她联系了王东。那个曾经憨直莽撞的少年,如今也在省城的一所大学念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两人约在一家普通的餐馆见面。王东变化很大,长高了不少,人也沉稳了些,但见到沈懿,依旧露出毫不掩饰的激动和尊敬。
“沈姐!你终于回来了!听说你在国外念书,还是最好的大学!太厉害了!”
王东的话语里满是崇拜。
沈懿笑着问他大学生活如何。王东挠挠头,说还行,就是编程有点难,然后絮絮叨叨地说起大学里的趣事。聊着聊着,他忽然叹了口气:“就是挺想羽哥和尧哥的,他们去了京市以后,就很少回来了,联系也变少了,感觉……好像一下子大家都散了,变了。”
沈懿心中微微一动:“林羽和宋尧?他们都在京市做什么?”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王东摇摇头:“好像羽哥家里给他安排了个什么单位,挺神秘的。尧哥嘛,听说混得风生水起,做生意赚大钱了,但感觉也挺忙的,上次联系都好久以前了。”
沈懿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林羽和宋尧,这两个她少年时代的重要过客,似乎都已走上了各自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并且渐行渐远。这种感觉,让她心中生出些许淡淡的惘然,但很快便消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在省城停留一日后,沈懿返回清风山,打算再多陪师父几天。
然而,就在她回到道观的当晚,一个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后山的药田附近。
那是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的中年男人,穿着深色的夹克,身材中等,面容毫无特色,属于扔进人海就找不到的类型。
但他出现的方式,以及他身上那种若有若无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沉静气息,让沈懿瞬间警惕起来。
男人没有靠近道观,只是远远地站着,目光投向正在药田边查看药材的沈懿。
沈懿直起身,与他隔空对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