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族长家,成大器又找到了几个经常往返于周边集镇的货郎。这些货郎走南闯北,消息灵通,也许能知道更多关于古籍和奇闻的事情。
其中一个叫李三的货郎,是个三十多岁的精明汉子,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说起话来眉飞色舞。
“《太平要术》?嘿,这位小哥,你可问着了!”李三一听这个名字,立刻来了精神,“这玩意儿,我还真在几个地方听人提起过。”
“哦?李大哥快说说,”成大器连忙递上一个刚烤好的野薯,“您在哪些地方听说的?都说了些什么?”
李三接过野薯,热乎乎的手感让他舒服地眯起了眼睛,他一边剥皮一边说道:“最早是在北边的望州城,我听一个摆旧货摊的老头说,他祖上好像见过一卷类似的东西,说是能呼风唤雨,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弄丢了。还有一次,是在东边的陈家镇,有个落魄的书生喝醉了酒,跟我吹嘘说他曾在一个古墓里见过半卷残卷,上面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但摸着感觉非同寻常,可惜后来被一个路过的道士买走了。”
“还有吗?”成大器急切地问。
“还有就是……”李三想了想,“对了,就是西边的石桥镇!我前阵子去那儿送货,住在一家客栈里,听隔壁桌的几个商人聊天,说什么‘最近石桥镇出了件怪事,有人在老宅地基下挖出了个木匣子,里面好像是卷破书’。当时我也没在意,现在想想,会不会就是你说的那玩意儿?”
“石桥镇?老宅地基?”成大器的心脏砰砰直跳,这与廖化之前得到的线索不谋而合!看来,石桥镇的那卷残卷,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他又向李三打听了一些关于石桥镇的详细情况,包括镇上的势力分布、主要的商铺和客栈,以及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李三知无不言,虽然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成大器却从中捕捉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石桥镇最近似乎多了一些形迹可疑的外来人,不像普通的商人或旅客。
从货郎们那里收集到的信息,虽然零散,却像一块块拼图,逐渐在成大器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太平要术》残卷确实散落在各地,而石桥镇很可能就是其中一卷的所在地。但与此同时,似乎也有其他人在寻找这些残卷,石桥镇的平静之下,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廖化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他不仅安排好了村里的防务和生产,还从其他几个方向打听消息的猎户那里得到了一些反馈。虽然这些反馈大多语焉不详,只是提到在某个山坳、某个古镇听说过类似的传闻,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太平要术》残卷并非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
这天晚上,月色皎洁,洒在栖凤村的屋顶上,如同覆盖了一层银霜。成大器和廖化再次聚在成大器的小院里,面前的石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酒菜。
“成大哥,你这边怎么样?”廖化斟了一杯自酿的米酒,递给成大器。
成大器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带来一丝暖意。他将从老族长和货郎们那里得到的信息,以及自己对残卷的研究发现,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廖化。
“‘分于八方,合则通神’……”廖化听完,眉头紧锁,低声重复着这句话,“这么说,这《太平要术》真的被分成了八份?那咱们手里的是一份,石桥镇可能有一份,其他六份呢?”
“其他六份,恐怕就散落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了,”成大器叹了口气,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元俭,我知道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收集八份残卷更是难如登天。但你想想,咱们现在虽然有了栖凤村这个根基,但在这乱世之中,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打翻。如果《太平要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蕴含着惊天的力量和秘密,那么,这或许就是咱们改变命运、甚至……改变这乱世的唯一机会。”
廖化沉默了,他看着成大器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挑战的无畏。他知道,成大器说得对。他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安稳,想要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甚至实现更大的抱负,就必须拥有更强的力量和更广阔的视野。而《太平要术》,很可能就是通往那片未知领域的钥匙。
“成大哥!”廖化放下酒杯,眼神变得无比郑重,“你说的没错。咱们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乱世,就不该苟且偷安。既然这残卷落在了咱们手里,或许就是天意。收集完整《太平要术》,揭开上古秘密,哪怕前路艰险,咱们也得走一遭!”
成大器看着廖化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好!”成大器猛地站起身,端起酒杯,“元俭,那咱们就定下这个长远目标——收集完整《太平要术》!这不仅是为了咱们自己,也是为了栖凤村的乡亲们,为了在这乱世中寻找一条真正的出路!”
“好!收集完整《太平要术》!”廖化也站起身,与成大器的酒杯重重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是在为这个宏大的目标立下誓言。
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惊醒了树上的宿鸟,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从这一刻起,收集完整《太平要术》,就成为了成大器和廖化,乃至整个栖凤村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个目标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喜欢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