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三观不合。”啸风憋着笑回答。
“怎么可能?”宇辰一脸不信,“昨天聊星星聊得那么投缘,怎么会三观不合?”
正说着,车门“嗤”地一声打开,司机探出头来:“要走了啊,赶紧上车喽!”
几人笑着上了车,车厢里已经坐了十几位游客,三三两两地低声聊着天。车刚一启动,后座挂着的铜铃突然“叮铃铃”响了起来,清脆的声音在车厢里荡开,像串起了一串轻快的音符。
华老和阴老还在为刚才“减肥”的话题拌嘴——
“我这叫壮实,你懂什么,当年在野外考察,没这身板扛不住冻!”华老梗着脖子反驳。
“哼,扛冻?我看是扛不住桌上的酒肉!”阴老毫不示弱,嘴角却藏着笑意。
车厢里顿时被这拌嘴声搅得热热闹闹。啸风坐在旁边,听着二老一来一往的斗嘴,忽然觉得这场景比昨晚聊星空时更添了几分烟火气,倒像是寻常人家的老友拌嘴,亲厚得很。
“老爷子们可得注意身体,别吃太多,吃多了身体扛不住的。”一位中年女子笑着开口,“所谓养生,说白了‘不伤就是养’,别瞎折腾就行。”
这女子是中等身材,看着稍稍有些丰腴,说话时从容不迫,语气和缓。她眼睛不算大,一说话就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两道弯弯的缝,看着格外亲切。
“听见没?说的就是你!”华老立刻转头冲阴老扬了扬下巴。
阴老一言不发。
“您一看就是懂养生的行家呀。”梦瑶凑过去说。
“哪里哪里,就是自己喜欢罢了。”中年女子摆摆手,笑得更温和了。
“那您给我们讲讲呗?”宇辰也来了兴致。
“比如气不足的人,可以多吃些能‘生发之气’的东西……”
女子刚开口,就被啸风打断,“什么是‘生发之气’啊?”
“应该是种子吧?”梦瑶猜测。
“会不会是坚果?”宇辰补充。
女子笑着点头:“差不多这个意思,像黑芝麻啦,桑葚啦……”
“桑葚是种子吗?”阴老问。
“桑葚准确说是桑树的果实,属于聚合果,由多个小果粒组成,每个小果粒内部含有一个种子。”中年女子解说。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梦瑶恍然大悟。
“而且要按季节吃,春吃芽、夏吃叶……”
“秋吃果、冬吃根!”梦瑶接得飞快。
“对喽,就是这个道理。”女子说,“吃饭要适量,顺其自然。就像夏天,别总开太凉的空调,那些过度依赖科技的东西,其实都是在跟身体较劲。”
“阿姨,能加您个联系方式吗?想多请教请教。”梦瑶拿出手机。
“我叫徐峰。”女子说着报出了号码。
一路说说笑笑,气氛格外融洽。快进市区时,啸风望着车内舒适的陈设,感慨道:“这豪华旅游车是真不错!”
大家都点头附和。
这时徐峰忽然拍了下手:“哎,想起件事来。”
她走到司机旁边,轻声说:“师傅,跟您反映个情况。我来的时候差点误了车,当时就盯着路边的牌子等,没想到车子是在院子里停的,出来也不经过那个牌子。免费接送是好事,可这样容易让人找错地方,反倒添了麻烦。”
“可不是嘛,”后排一位中年男子也搭话,“我昨天也差点错过,还以为跟公交车似的在大街边停呢。那牌子上真该写明是在院子里坐车。”
司机回头笑了笑:“好嘞,我记下了,回去就向上反映。”
车厢里又恢复了热闹,窗外的街景渐渐密集起来,把一路的星子、火山和晨雾,都轻轻拢进了回忆里。
回到市区后,大家各自散去休息。啸风跟宇辰、梦瑶约好下午再碰面。
下午,三人坐上59路公交车,在古城内的鼓楼站下了车。
“呀,又到这儿了,感觉好熟悉!”梦瑶看着眼前的青砖灰瓦,笑着问,“咱们往哪边走?”
“去鼓楼东街吧,那边有好几个博物馆,还有关帝庙、文庙,对了,还有个帝君庙。”啸风指着前方说。
“居然还有帝君庙?”梦瑶有点惊讶,“还好有你这个当地人带路,不然咱们得绕晕了。”
三人穿过鼓楼东街,冬天的街道上行人不算多,冷风卷着落叶轻轻打着旋。看到关帝庙时,他们往右拐进了县楼北街。
“前面是古代铜器博物馆,进去看看吗?”宇辰指着一块牌匾问。
“今天时间有点紧,”啸风看了看表,“简单逛一圈就行,然后咱们得去南城门看日落,晚上就在古城里找家馆子吃饭。”
“对面那个木兰馆是啥地方?”梦瑶指着街对面,“要不先去这儿瞧瞧?”
“这是新开的,我也没去过呢。”啸风说。
“那正好,进去探探路呗。”宇辰眼里闪着好奇,兴致勃勃地提议。
“你看,刚有几个穿古装的人进去了,肯定有意思,咱们赶紧跟上瞧瞧!”梦瑶招招手,脚步已经往门口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