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得格外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定好了联盟章程,还确定了接下来的计划:下个月参与洞头“贝雕灯笼节”、下个月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年底办一场“全国非遗手作展”。
林晓在会上宣布,联盟线上平台正式上线,手艺人可以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发布作品、交流技艺、寻找合作方,还能预约元宇宙馆的“手艺人直播间”。她打开电脑,展示了平台的界面:“大家看,这个‘资源共享’板块,可以发布材料渠道、工具转让信息;这个‘技艺交流’板块,可以上传教学视频、提问解惑;这个‘合作对接’板块,能发布合作需求,比如陈师傅想找做陶瓷的手艺人,就在这里发布,很快就能找到。”
手艺人纷纷拿出手机,扫码注册账号,有的还当场发布了第一条动态:刘阿姨上传了“南北合璧”秦绣作品,四川老艺人发布了蜀绣剪纸教学视频,吴叔则发布了求购贝雕原料的信息。
会议结束时,夕阳已经西斜。手艺人聚在展厅里,吃着吴叔做的非遗月饼,喝着桂花酒,聊着接下来的计划。刘阿姨拉着孙爷爷,商量着一起绣“中国非遗地图”的细节;四川老艺人跟张奶奶,讨论着怎么把剪纸和蜀绣结合;陈师傅通过视频,跟吴叔确定贝雕模具的设计方案。
苏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元宇宙体验区,戴上VR眼镜,进入“非遗手艺人联盟”虚拟展厅——里面已经摆满了各地手艺人的作品,西安的皮影、四川的蜀绣剪纸、洞头的贝雕、江南的刺绣,还有游客制作的数字藏品,虚拟的灯笼在展厅里飘着,上面写着“非遗传承,合作共赢”。
林晓走过来,递过一杯桂花酒:“苏晚姐,你看,咱们的联盟刚启动,就有这么多手艺人加入,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壮大。对了,温州大学的‘非遗数字传承’选修课明天就开课了,学生们已经准备好了元宇宙馆场景设计的方案,想请您去指导。”
“好啊,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苏晚接过酒杯,看着展厅里热闹的人群,“咱们的非遗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更多的手艺人要联系,更多的非遗故事要讲。”
夜色渐深,市文化馆的灯光依旧明亮。“非遗与生活”展的游客渐渐散去,但手艺人的讨论声还在继续。忆槐亭旁的桂花香气飘进展厅,与非遗手作的气息缠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非遗的生命力,也像是在期待着联盟的未来。
苏晚知道,“非遗手艺人联盟”的启动,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她们要带着联盟的手艺人,去更多的地方,办更多的展览,教更多的人,让非遗不仅活在博物馆里,更活在日常生活中,活在每个人的心里。而那些关于非遗传承的约定,那些跨越地域的合作梦想,正像梧桐巷的桂花一样,在时光里悄然绽放,香飘远方。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时光织就的网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