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方向飘来热粥和包子的香气,混着清晨的风往教室里钻,可方英坐在靠窗的位置,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刚才的对话还在耳边绕,付老师那句“五十分的数学怎么进来文补一班的”像块石头压着,胃里也跟着沉甸甸的,别说吃早餐,连咽口水都觉得费劲。
她把胳膊肘支在桌肚沿上,下巴抵着掌心,眼神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树叶子落得差不多了,光秃秃的枝桠叉在灰蓝色的天上,像幅没画完的素描。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后排两个男生在低声对题,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衬得她心里更静,也更慌。她从桌肚里摸出早上那张数学试卷,摊在膝盖上——空白的地方比写了字的地方多得多,连那两道勉强写出来的选择题,也被自己用铅笔涂得乱糟糟的。五十分,确实拿不出手。可她不是故意不学的,初中时数学老师总说她“反应慢”,一道题讲三遍还跟不上,后来就干脆不叫她回答问题了,久而久之,她看见数学题就发怵,好像那不是题目,是堵推不开的墙。
“叮铃铃——”上课铃声突然响了,方英吓了一跳,慌忙把试卷塞回桌肚,坐直了身子。进来的是地理老师,姓周,是个头发有点卷的女老师,说话总是慢悠悠的。昨天班会她见过,周老师笑着说“地理不难,咱们从地图开始认”,那会儿方英还没太在意,可这会儿看着老师把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贴在黑板上,心里竟莫名松了点。
“咱们这节课先理理经纬度,”周老师拿起粉笔,在地图上画了条横直线,“别觉得基础简单,好多同学到现在还分不清东经西经呢。”她没急着讲题,而是从“赤道是0度纬线”开始讲,讲得细极了,连怎么用手指在地图上量距离都演示了两遍。方英听得格外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上的粉笔字,手里的笔跟着在笔记本上划——经纬度她初中时学过点,只是记不太清,这会儿被周老师这么一捋,那些零散的知识点像串珠子似的串了起来,竟觉得通透了不少。
“比如这道题,”周老师指着投影上的例题,“给了个坐标,问在哪个半球。第一步先看纬度,北纬就是北半球,南纬就是南半球……”方英跟着在草稿纸上算,算完抬头看老师,发现自己跟老师讲的答案一样,心里竟偷偷乐了一下,连带着腰杆都坐直了些。这节课过得飞快,直到下课铃响,方英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竟没打一个哈欠,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一页,字虽然歪歪扭扭,却写得密密麻麻。
她正低头把笔记本往书包里塞,前排的陈雪转过来,手里捏着块橡皮:“方英,刚才借你的橡皮,还你。”方英接过橡皮,刚想说谢谢,教室后门突然传来个声音:“方英,班主任叫你。”是班长,他站在门口,朝她摆了摆手。
方英心里“咯噔”一下,刚松下去的那口气又提了上来。她点点头,跟着班长往办公室走,走廊里有同学在打闹,笑声撞在墙上又弹回来,可她一点也笑不出来,手心又开始冒汗。班主任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门虚掩着,班长敲了敲门:“王老师,方英来了。”
“进来吧。”里面传来班主任王老师的声音。方英推开门走进去,王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改作业,见她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方英坐下时,椅子腿在地上蹭出点声音,她赶紧把脚收回来,规规矩矩地坐着。王老师放下红笔,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看着她叹了口气:“方英,来补习就要有一个补习的态度。”
方英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没说话。
“我知道你数学基础不好,”王老师的声音软了些,“早上付老师跟我提了一句,你也别往心里去。付老师就是那样,说话直,但他教数学是真有一套,接下来一定要跟着他好好学,听见没?”
“我知道。”方英小声应着,声音有点发闷。
“付老师工作相当认真,”王老师又说,指了指桌角一摞作业本,“你看,今早收的试卷,他马上就改完了,错题旁边都写了批注。你要是跟上他的节奏,把基础补起来,数学成绩肯定能提高。”
“好。”方英点点头,眼眶有点发热。她知道爸妈为了让她来这个班费了不少劲,可自己这数学底子,真能跟上吗?
正想着,王老师突然提起另一件事:“对了,你爸昨天给我发消息,说你不喜欢数学,而且总是有太大的情绪,挑三拣四的——跟老师说实话,是不是觉得数学太难,有点怕?”
方英被说中了心事,脸“唰”地红了,从脖子红到耳根,头埋得更低了,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嗯……有点。”
“怕也没用啊。”王老师笑了笑,语气很温和,“咱们来复读,不就是为了补短板吗?这样,我跟付老师打个招呼,让他重点关注你,上课多叫你回答两次问题,作业也多给你看看,有不会的你也主动去问他,行不?”
方英没想到老师会这么说,愣了愣,抬起头时眼里已经蒙了层泪雾,她赶紧眨了眨眼,用力点头:“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