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突然站起来,铠甲上的冰碴簌簌掉:“看来没必要谈了。” 他把假票往火盆里扔,票据遇火卷起来,冒出的黑烟里竟带着股红铜味 —— 是票子里掺的铁粉烧着了。
使者见势不妙,起身就要走,却被年羹尧的亲兵拦住。“把他们的银锭都收了,” 年羹尧盯着银箱,“这含铅的银锭,怕是想用来铸假币,再用假票换真茶砖,两头占便宜。”
王鸿绪突然指着银锭的断面:“你们的银和异常军功票的银线都含铅三成,还敢说没勾结?” 他把真票的银线抽出来,往银锭上一靠,竟被吸住了 —— 银线里的磁粉能吸铅,这是范家的独门法子。
使者的随从突然拔刀,刀鞘的红铜在阳光下泛着绿。王鸿绪早有准备,让随从把磁石盆往他们面前一泼,碎铁屑像群马蜂扑过去,粘得他们满身都是,刀都握不住。
四、关下的暗线连
掌灯时,被俘的使者终于松了口。他说这些假票是范家的人在准噶尔做的,银锭也是范家提供的,条件是换走晋商的茶砖配方。“他们说只要能仿出你们的票子和茶砖,就能垄断草原的生意。”
王鸿绪让随从把银锭熔了,铅水在铁锅里泛着灰泡。“范家的人在哪?” 他往铅水里撒了把盐晶,立刻冒出白烟,“不说就把这铅水灌进你们的骆驼嘴里,它们最忌铅。”
使者哆嗦着说:“在关外的黑山湖,藏着五十个仿票的匠人,还有范家的账房先生。” 他提到账房先生时,王鸿绪心里一动 —— 怕是吴账房,那个在太原仿票的老手。
年羹尧突然拍板:“连夜出兵!” 他让王鸿绪带着票号的伙计当向导,“你们认范家的标记,别让他们跑了。” 王鸿绪点头,心里却清楚,范家绝不会只留这点人,黑山湖怕是个幌子。
出发前,王鸿绪往每个伙计的腰间塞了块盐晶:“遇着可疑的人就往他身上撒,范家的人最怕解县盐,沾了会起疹子。” 他自己则揣着块磁石,能吸住范家藏在身上的铜器。
关楼外的驼队里,有峰骆驼突然嘶鸣起来,蹄铁在地上划出 “人” 字痕 —— 是准噶尔的标记。王鸿绪盯着驼鞍,那里的毡布沾着点茶砖末,和 “茶银互换” 的金骏眉砖一个味。
五、月下的银锭寒
深夜的嘉峪关外,月光把戈壁照得像铺了层霜。王鸿绪带着伙计走在队伍前头,磁石在袖口里微微发烫 —— 离黑山湖越近,吸力越强,说明前面有大量铁器。
突然,远处的沙丘后闪过片火光,像有人在烧什么东西。王鸿绪让伙计加快脚步,赶到时只看见堆灰烬,里面混着碎纸和铜屑 —— 是仿票的桑皮纸和范家的三铜钱印。
“他们跑了!” 年羹尧的亲兵踢翻灰烬,露出块没烧完的银锭,含铅量依旧是三成,“顺着驼蹄印追!”
王鸿绪却捡起银锭,在月光下晃了晃:“别追。” 他指着银锭断面的铅线,“这是中原的铸银法子,准噶尔人不会。他们故意留印子,想把我们引向沙漠深处。”
他往回走时,磁石突然在袖口里发颤。王鸿绪蹲下身,把磁石往沙里按,果然吸起块碎银 —— 是异常军功票上的银线,被人故意撒在这,像在说 “我们还会来”。
回到关楼时,天快亮了。王鸿绪把碎银扔进盐晶匣,铅线遇盐立刻发黑。他突然明白,范家和准噶尔的目的根本不是换茶砖,是想让假票在草原流通,搅乱晋商的信用,再用含铅的银锭替换真银,彻底搞垮票号。
晨光爬上关楼的青砖,王鸿绪望着关外的戈壁,磁石在掌心慢慢变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范家的仿票还在流窜,准噶尔的银锭藏在暗处,这场票号战,才刚刚打到最险的地方。而那含铅的银锭,像枚毒针,扎在晋商和边地的信任之间,稍不留意,就会溃烂成灾。
喜欢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