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镜子女真管用,” 张福堂往镜里看,“连银线里的小疙瘩都看得见。” 他往令书的印上看,“我家的印里加了铜粉,镜里显黄,别家的加了铁粉,显黑,一眼就分清。”
李茂往令书的银线上滴了点漠北盐晶水,线立刻变亮:“这水只有漠北有,” 他往掌柜们手里塞,“以后验令书,滴点这个,假的线会变黑。” 他往普通蚕丝上滴,线果然黑了,“咱们的令书,谁也仿不来。”
赵诚突然停在令书的中间:“这里的银线怎么有点细?” 他往镜里看,线里的磁粉少了点,“是织的时候没掺够?” 王云锦赶紧让人检查,发现是银线接头处,赶紧补了磁粉:“令书不能有半点松,不然被人看出破绽,就麻烦了。”
22 家掌柜都围过来看,有的用磁石贴,有的用盐水浇,确认令书没问题,才松了口气。张福堂往金匾上拍:“有这令书在,就算丽如银行再来,咱们 22 家一起上,怕他不成!”
四、足色银的储备规
未时的总号外,银车排了起来,22 家票号的银车都挂着盐晶旗,上面写着 “足色银” 三个字。伙计们往银库里搬银,每块银都得经过三道验:先看颜色,真银发亮;再用磁石贴,不吸磁;最后用盐晶水浇,不变黑。
“我号里的银,都是从西安运来的,” 张福堂往银块上指,“每块都刻着‘协同庆’,” 他往盐晶账簿上记,“十万两,一分不少。” 他往李掌柜的银车看,“你家的银也够?”
李掌柜笑着点头:“总号借的五万两刚到,” 他往银块上贴磁石,“都是足色银,你放心。” 他往令书的方向看,“有这令书,咱们再也不用怕被人逼兑洋券了。”
王云锦往银库的盐晶账簿上看,22 家的名字都写齐了,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 “十万两”:“从今天起,每月初一验银,” 他往伙计们手里塞磁石,“谁验出掺假,立刻报上来,22 家一起处理。”
突然有个伙计喊起来:“这银怎么吸磁?” 他往银块上贴磁石,铅粒立刻显形 —— 是范氏余党的人混在伙计里,想把假银混进库。王云锦赶紧让人把假银扔了,把伙计抓起来:“以后验银要更仔细,” 他往银库的门看,“加道盐晶锁,不是自己人,进不来。”
五、令书残的内鬼疑
申时的夕阳把总号染成金红,王云锦让人用西洋透骨镜最后验令书。镜光下,银线里的磁粉像串小星,22 个点都亮着 —— 突然,赵诚停住了:“这里怎么少个点?” 他往令书的中间看,银线显出个小缺口,“而且这印下面,好像有东西!”
王云锦赶紧凑过去,镜里的印是 “大德恒” 的,印下面竟有个极小的标志 —— 是丽如银行的徽章!银线在这处断了点,磁粉少了:“是内鬼!” 他的声音发颤,“大德恒的印下藏了洋行的标志!”
22 家掌柜都围过来看,镜里的标志清清楚楚,是丽如银行的小狮子:“怎么会这样?” 大德恒的刘掌柜脸瞬间白了,“我盖印的时候,没这东西啊!” 他往印上看,印是好的,没被动过 —— 是盖印时,有人在印泥里混了洋行的微缩标志,不透过骨镜,根本看不见。
赵诚往印泥里刮了点粉,在镜下看,里面有极小的胶粒 —— 是西洋胶,晋商不用这个:“是有人换了印泥,” 他往刘掌柜的伙计看,“你盖印时,用的是谁的印泥?” 伙计的腿一软:“是…… 是个穿洋装的人给的,说这印泥盖得清楚……”
王云锦往令书的银线上看,缺口正好在大德恒的点上:“这内鬼不仅藏了洋行标志,还弄断了银线,” 他往金匾后看,“令书不能再藏这里了,得换个地方。” 他往 22 家掌柜手里塞磁石,“从今天起,盯着大德恒的人,看他们和洋行有没有往来!”
夜幕降临时,总号的灯全亮了。王云锦让人把令书取下来,重新检查 22 家的印,发现只有大德恒的印下有问题。刘掌柜急得直跺脚:“我真不知道!” 他往令书上贴磁石,“我号里的银都是真的,绝没兑过洋券!”
王云锦往平遥的方向看,22 家票号的灯都亮着,像 22 颗守着银的星。他知道,内鬼没找出来,令书就不安全,晋商的银路也不安全。赵诚往西洋透骨镜里看,银线的缺口还在,洋行的标志像个小毒瘤,在令书上藏着 —— 这内鬼,到底是大德恒的人,还是有人故意栽赃?
远处的钟楼敲了十下,总号的金匾在灯光下闪,像在说:守银容易,守心难。王云锦摸了摸怀里的磁石钥匙,又看了看令书 ——22 家的联盟才刚立,就出了内鬼,这守银令,能不能守住晋商的银,还得看能不能找出这藏在暗处的人。
而那断了点的银线,和印下的洋行标志,像个提醒 —— 晋商的敌人,不仅在外面,还在里面。22 家票号的掌柜们都没走,围着令书商量,有的说要查大德恒的账,有的说要换印泥,有的说要加派暗哨 —— 这守银令的签订,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一场既要防外,又要查内的硬仗,才刚打响。
喜欢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